教師要適應“選課兵法”新挑戰
http://www.10keji.com2019年02月28日 09:56教育裝備網
本科不牢,地動山搖。2018年的全國本科教育工作會議召開后,狠抓本科教育質量已經成為全國高教領域的一大共識。檢測本科教育質量的指標很多,有個容易被忽視的指標是選課環節。學生的課是被動安排的必修課,還是自主選擇的興趣課,或者是訂制的“私家小廚”,折射出學生的學習熱度。有追求知識的熱情,本科教育質量才有保障。
學生選課的熱情究竟如何?近日一則媒體報道給出了答案。一些原本認為“修夠學分就好”的同學對于選課這件事越來越謹慎和重視。有人說“選課就像打仗,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為了搶到一門心儀的課,學生們可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學生在選課方面積累的這些經驗,堪稱高校版的“選課兵法”!斑x課兵法”研究的對象是課程和授課教師。面對“選課兵法”,教務部門應研究相應的對策,搞清楚學生選課難的原因。及時掌握選課輿情,盡早出臺應對措施,減少學生選課方面存在的具體問題,也是在間接給學生減負。
“選課兵法”的存在,更是對大學教師提出了諸多挑戰。學生熱衷選擇的授課教師,要對得起學生的信任,不使出渾身解數搞好教學,“乘興而來敗興而歸”的學生多了,他們的口碑就是“選課兵法”中那只“看不見的手”,很快會指揮“千軍萬馬”調轉方向去搶別的課程。要留住學生,就得對得起學生的普遍信任。師生間的這種信任,只能靠授課教師上乘的教學質量做“磁鐵”,牢牢地吸引住學生。這樣的課程,就是人們常說的“金課”。
課程金不金,拼的是授課教師的學識、智慧和人品。教學規律告訴我們,高校沒有鐵打的所謂“金課”。一門課程的“好”與“壞”,不是課程本身的問題,而在于授課老師能不能玩轉這門課程。有些基礎理論課,能不能閃光,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對授課老師顯然有不小的挑戰。尊重專業屬性,結合現實變化,調動學生的創造力,這三方面做好了,調動起來學生的積極性,乏味也就變成了趣味。有了趣味這棵“梧桐樹”,何愁“鳳凰”不競相來“筑巢”?
“選課兵法”是學生學習熱情達到一定熱度的寫照。這樣的熱度越高,對授課教師的挑戰就越大。評價一所大學的本科教學質量,不是看有沒有“金課”,而是看有多少“金課”。“金課”不應是大學校園里幾顆耀眼的星星,而應是真正的“滿天星辰”?v觀國內外頂尖名校,除了給學生開出琳瑯滿目的選修課外,更重要的是很少“水課”!斑x課兵法”的存在,恰恰表明學生心目中的“金課”數量比較有限,不然也就不至于去爭搶少數幾門課程了。從這個角度看,淘汰“水課”、打造“金課”,是應對“選課兵法”最有效的方法。
此外,也應認識到,學生的選課也存在某些盲目性,甚至有趨利避害的因素。換句話說,“選課兵法”琢磨的課程,未必全是“金課”,也可能有“水課”倒掛的可能。在教學實踐中,那些考核嚴格的課程,同樣可能是“冷課”。改變這種狀況,需要授課教師達成行業共識,不為討好學生變相降低課程要求,以“水課”吸引學生選課。
選課是個教情窗口,也是面鏡子,需要授課老師甄別學生選擇這門課究竟是出于真愛還是假愛。只有及時調整自己,站穩講臺,以實力和人格魅力才能真正吸引學生理性選課。
(作者系重慶大學新聞學院教授)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