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非理性編程熱增加學生負擔
http://www.10keji.com2019年03月04日 10:19教育裝備網
最近有媒體報道,繼奧數、航模后,機器人與編程再次受到家長的追捧。在杭州文教區,編程培訓班異常火熱。有編程培訓機構兩年多從1個校區擴張到48個,員工從幾個人到1000多人。有送孩子參加培訓的家長說得直白,編程競賽獲獎是名校敲門磚。
不少“機智”“靈光”的家長為了讓孩子在求學道路上占得“先機”、力爭“頭籌”,轉而把考證參賽的主攻方向瞄準了信奧(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不惜巨資投入和孩子的大量課余時間。
從常理說,在各方面因素合適的條件下,讓孩子多掌握一些編程知識、提升信息素養和綜合能力,當然是家長們正確的選擇。只是作為家長一定要有清醒、理性的認知:孩子是否有興趣、愿意學習編程?不少家長被各種畸形的、不靠譜的教育口號綁架、忽悠,盲目跟風、被動地把孩子推入各種課外班中。沒有順應孩子的興趣方向,或者還無法充分調動起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包辦代替式的課外報班不僅不會取得預期的回報,反而可能激化孩子的逆反心理,跟家長或隱或顯地消極對抗,甚至延伸到對學校日常課業的懈怠。
媒體或者培訓機構大量宣傳依靠編程實現逆襲的故事,強化了部分家長的這種思維定式和劇烈的投機心理。殊不知,正因為這類所謂成功人士的極小概率,才使他們具有了一定的媒體傳播效應。不妨回顧禁前的奧數班,最終又有幾人如愿獲得了升學機會?編程賽事也一樣,省、全國各級賽程中的獲獎者不過是鳳毛麟角,深陷急功近利旋渦中的絕大多數家長,不過是以巨大付出和投入換來孩子深深的失望和挫敗感。
凡事總要講究科學、理性,按照基本的規律辦事,教育同樣有其自身的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諸多規律。孩子的生長是一個相對較長的自然過程,家長們還是應該遵循教育規律,把眼光放長遠,孩子身心健康地成長比一時的所謂成功、風光更重要。家長們往往艷羨“別人家的孩子”的耀眼光環,甚至達到了扭曲的心理和精神狀態,要在孩子身上實現家長乃至上一輩人的愿望和理想目標,既不理性,更有可能還要面臨巨大的成長風險。“別人家的孩子”光環之外,還應該多看看、多想想那些違背規律換來的沉痛教訓,有些苦果、惡果甚至令家長追悔莫及,今生都永不再有改正的機會。以愛的名義制造了本可以避免的悲劇,部分“別人家的孩子”付出的高昂代價和學費,難道還不足以讓更多的家長震撼、警醒嗎?
(作者系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副研究員、博士后)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