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建設是一場全民行動
http://www.10keji.com2019年05月14日 09:11教育裝備網
母親節這一天,微信朋友圈里“感恩母親”“想念母親”之類的話語,以及陪伴母親的圖片刷屏。而5月15日則是國際家庭日,該節日以家庭的和睦、幸福和進步為目標。看到一前一后兩個與“家庭”密切相關的節日,不少人心中都會涌起暖流。
家庭對于現代社會,對于孩子成長而言,具有重要的作用。一者,家庭是社會良序發展的基石。可以說,家庭是最基本的社會單元,對于社會的安定、和諧有著基礎的支撐作用。再者,家庭能為孩子的健康成長提供最初始的環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是孩子社會化最重要的“產婆”,其言行舉止對于孩子成長而言,能起到耳濡目染之效,影響也最深最持久。同時,溫馨的家庭,是每個成年“孩子”最佳的避風港。在父母眼里,孩子永遠也長不大,永遠是孩子,即使是成人,在父母面前,仍然可以拋棄偽飾和故作堅強,展露天真純樸的一面來,面對生活的困惑或困境,仍然可以像個孩子,向父母求助。
盡管家庭如此重要,其發展在當下并不理想。在快速城鎮化帶來的“熟人社會”不斷消逝、生活成本提高導致婚戀成本增加的時代背景下,一些年輕家庭的結構越來越脆弱。還有一些家庭,在對孩子開展家庭教育方面,存在觀念較為滯后,知識水平偏低,教育方法不當,不注重孩子良好品行及習慣養成等問題。
這些家庭建設問題,影響的是社會的穩定,是家庭的和諧以及孩子的成長與幸福。因而,無論是父親節、母親節還是國際家庭日,雖不是國家法定假日,但前者提醒我們,不能忘了家庭給予的父母恩、親人情,后者引導人們重視家庭建設,努力構建良好的家庭氛圍,給孩子營造一個舒適的成長環境。
為了孩子,為了未來,家庭建設再怎么強調都不為過。因為教育要面對的,最終是人生的問題;而個人面臨的問題,不少則可以追溯到家庭的問題。家庭建設,是一場全民行動。政府部門應盡力為貧困家庭建設提供必要的資助與支持;廣大父母應努力營造溫馨、美滿的家庭氛圍,為孩子的成長和幸福奠基;年輕人則應多一些家庭意識,回歸傳統的家庭觀念,為溫馨家庭氛圍的營造和社會的和諧多盡一些責任。
(作者系上海出版傳媒研究院研究人員)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