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生動的職業素養體驗課
http://www.10keji.com2019年06月27日 09:28教育裝備網
“您要來一杯果汁嗎?現榨的,絕對沒有添加劑。”一位“攤主”迎著來往的“顧客”主動介紹。近日,北京市經濟管理學校高二學生進行了一次全員參與的創業活動,體驗職場的能力素質要求。
該校校長陳建南告訴記者,為了使職業教育滿足企業人才需求,在傳統職業教育注重技能訓練的基礎上,提升學生職業意識,實現學生與企業之間的有效對接和融合,自2017年以來,學校為學生開設了職業素養課程。
據介紹,該校的職業素養課程轉變傳統教學方式,采用“體驗式”教學法,以準職業人的身份重新定位學生,通過課堂學習和線下活動,幫助學生提升自我認知、企業認知和社會認知,從而使學生的職業核心素養能夠內固化為思想、外體現為行為,真正成為專業技能與職業素養并重的復合型人才。
活動當天,中午一下課,學生們就開始張羅著搬桌椅、掛海報、準備商品。一共74個“攤位”,每個“攤位”前都張掛了策劃方案、產品海報、團隊海報和“營業執照”。平面設計專業學生馮艷說:“這些都是團隊經過近兩周的準備,反復討論設計而成的。”記者注意到,每組學生都用思維導圖的方式設定了銷售目標、策略以及現場應急預案等。
在現場,“顧客”中除了師生、家長外,還有學校邀請的教育行政部門、教育科研部門、所在社區和企事業單位相關人士。他們除了可以買東西外,還要兼任評委,對74個“攤位”進行評比。“葫蘆是什么寓意?你得能說得出來,好東西也需要推銷出去,坐等顧客上門可不行。”在一個售賣手工制作葫蘆的“攤位”前,一位挑剔的“顧客”買完東西不忘指導,而“攤主”頻頻點頭,表示接受。
在活動中,學生初步感受到市場的考驗。“過去,學生大多從自己的好惡出發考慮問題,通過實踐發現這樣行不通。感知職場規則、體驗經營成敗,培養學生的服務意識和創業意識,正是這次活動要達到的目的。”該校職業素養課程團隊負責人、德育文體部主任汪藝說。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