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片+人+综合,色婷婷av视频一二三区,黎明破晓前电视剧全集免费观看,乖宝撞的你舒不舒服h

您好,歡迎來到教育裝備網!登錄注冊新賬戶

http://www.10keji.com/zt/2022/ceeia/
全國教育辟謠平臺

打擊假期刊更要監管真期刊

http://www.10keji.com2019年08月30日 16:14教育裝備網

  近日,一位來自廈門的研三學生在論文投稿后,突然收到了未聯系過的一家雜志社的論文錄用通知。對方承諾,只要在一個月內支付800元的版面費,論文即可發表,而且還會被知名雜志社收錄。但經過學生和媒體共同調查,證實這是一個假冒正規雜志社行騙的騙局。

  這事不算稀奇。假期刊明目張膽行騙日久,各地“有志”宵小競相沖擊金額紀錄。今年4月,江西遂川縣公安局剛抓了一個涉案10萬元的犯罪嫌疑人,而在幾年前,北京一個不到10人的小團伙,10個月時間狂攬1200萬余元版面費,讓人感慨大城市的青年就是路子野。

  假期刊行騙如此瘋狂,折射出論文買賣產業鏈的惡性發展,也與當前人才評價體系的導向有一定相關性。在一些高校的評價體系里,看重的是論文的發表,而非論文本身。在這樣的畸形評價體系里,只要涉及職稱評定、職務晉升、獎學金評級,都要滿足論文發表數量的要求。因此學界多有呼吁,要盡早改革評價體系,把“不唯論文”落在實處。

  需要明確的是,改革評價體系固然是正源之舉,但在論文買賣產業鏈的惡性發展過程中,個別真期刊的所作所為,難辭其咎。正是個別真期刊,創造了“給錢就能發文”的商業模式,并將其“發揚光大”,乃至在今天,遇事“找個能給錢”的期刊,已成為某些學生和教師的思維慣性。這種商業模式的流行,給騙子們提供了思路和可乘之機。倘若真期刊秉公辦事,所有論文均需經過嚴格評審達到要求才可發表,又有誰會想到可以假借期刊之名騙取錢財?

  個別真期刊自降操守的危害,還不僅在于為騙子提供思路,它最大的危害,在于成為學術投機取巧的幫兇。由于多種復雜原因,“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問題尚沒有得到根本扭轉,并且什么樣的評價方式才算科學,本身就是世界難題。施一公曾表達過對國內學者論文高產的擔憂,但他也承認,自己堅決反對“論文無用”論,“沒有論文,怎么能有科學技術?”即便在歐美,很多高校在評價考核時,論文也是重要指標。

  既然如此,當論文作為一種評價方法不可避免,那么論文的質量就成為重中之重。由于學術期刊受眾面小,為了維持運營,有的世界頂級期刊同樣收取版面費,但如果要發表論文,要經過嚴格的數輪同行評議,評審周期往往可達數月。換句話說,你如果水平不到,想把版面費送上去,你都沒資格。

  與一般的雜志不同,學術期刊不僅是刊發文章的平臺,它還是學術共同體履行職能的平臺。學術期刊體現的是學術共同體的職業操守。如此一來,那些玩火的期刊,表面上披著嚴肅的學術外衣,實際是打著幌子斂財。它損害的是學術界的純潔和聲譽,而寄生其上的騙子“李鬼”,不過是最直觀的反映罷了。

  一些期刊自毀長城,與自身生存能力不足和監管缺位關系莫大。國內相當一部分學術期刊屬于“以刊養刊”類型,幾無財政支持,學術期刊商業變現能力有限,生存面前,往往茍且。再加上監管的缺位,學術期刊能否自覺守規矩面臨諸多誘惑。多種因素疊加,“給錢發論文”順利上位,由“潛規則”變成了“明規則”。治理亂象,迫切需要有關部門堵上漏洞,倘若任由期刊與學界腐敗的畸形發育,將對科研學術產生長久危害。

  (作者系本報記者)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中國教育報 )
聲明: 本網部分文章系教育裝備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目的在于信息傳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新聞稿件和圖片作品的內容、版權以及其它問題的,請聯系我們。
第84屆中國教育裝備展示會
2025第十一屆亞洲教育裝備博覽會
第84屆中國教育裝備展示會-展會會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