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領導要爭做社會主義政治家教育家
http://www.10keji.com2019年09月03日 09:20教育裝備網
日前,教育部直屬高校新任職領導人員培訓班在京舉行。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陳寶生與參訓的直屬高校新任職領導人員進行了集體談話。他強調,高校領導人員要胸懷教育報國初心使命,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在干事創業中增長履職盡責的政治本領,在擔當作為中錘煉忠誠干凈擔當的政治品格,在服務師生中堅守人民立場的價值取向,努力成為社會主義政治家、教育家。
高等教育事業作為黨和國家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辦什么樣的大學,怎樣辦好大學,事關黨和國家事業前途。我們的高校是黨領導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校,扎根中國大地辦大學,必須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持黨對高校的領導。高校領導干部能力建設,關系到黨的教育方針的貫徹落實,關系到高校的辦學方向和辦學水平,關系到培養什么樣的人和為誰培養人,關系到黨和國家的興衰存亡。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過:“做一個學校校長,談何容易!說得小些,他關系千百人的學業前途。說得大些,他關系國家與學術之興衰。”高校領導人員如果沒有政治家、教育家的格局與情懷,如果不按政治家、教育家的高標準時刻要求自己,無論對個人和家庭,還是對國家與社會,都將是難以估量的傷害。
高校領導人員要成為的政治家,是社會主義的政治家,首先要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和社會主義信念,強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素養,明大德、嚴私德、守公德。只有堅定了信仰信念,才能透過現象看到本質,才能認識真理、修正錯誤,才能遵循客觀規律辦事情。而高校領導人員要成為的教育家,同樣是社會主義的教育家,關鍵體現在對教育規律的認識和踐行上,這是成為社會主義教育家的現實起點。生命的發展是一個連續的過程,教育家要像辛勤的園丁一樣,對教育事業有著無比的忠誠和摯愛,見證并參與每一個生命從小到大逐步發展的全過程。教育家和政治家的共同之處就是尊重規律,教育家側重的是生命發展規律,政治家偏重的是社會發展規律。簡而言之,作為高校領導人員,要兼具政治家的風范和教育家的水平,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圍繞中心、服務大局、駕馭全局,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國夢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撐。
對于整個社會的發展進步而言,教育具有先導性、全局性和基礎性作用,有教育興起才有科技發展和國力崛起。按照社會主義政治家、教育家的要求,高校領導人員必須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了解和掌握教書育人規律、學生成長規律和思想政治工作規律,善于做知識分子工作和教書育人工作,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校。為此,高校領導人員特別是書記和校長,必須清醒認識肩負的歷史使命和時代責任,自覺按照社會主義政治家、教育家的要求來發展和完善自己。要始終堅守政治責任,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堅持教育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要堅決避免“本領恐慌”,學以修身、學以養德、學以治教,不斷提高人格魅力、學識魅力和工作能力。要始終堅持按規律辦事,積極探索高等教育發展規律、人才培養規律和思想政治工作規律,認真探索本校的發展路徑、特色優勢和優良傳統,辦出學校獨有的風格和氣派。同時,要堅持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建立健全“黨委領導、校長負責、教授治學、民主管理”的現代大學制度,加強和改善黨對高校的領導方式和管理形式,形成黨委統一領導、黨政協調配合的工作機制。
當然,社會主義政治家、教育家不是等得來、喊得來的,而是拼出來、干出來的,最終還要靠實踐來磨煉。這既需要高校領導人員的自身努力,更需要黨和國家乃至整個社會的共同培養,為其發展創造有利的土壤。促進高校領導人員的成長,需要建立起與之相適應的長效機制,完善高校領導的選用管理機制,加大高校干部與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間的交流,讓他們經風雨、見世面、壯筋骨、長才干。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