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好留守兒童體育工作很有必要
http://www.10keji.com2019年09月05日 09:53教育裝備網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體育強國建設綱要》,部署推動體育強國建設。體育強國建設關系人民群眾身體素質的提高,在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過程中,作為五育之一的體育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對于農村留守兒童而言,體育的價值更是不可小覷。
留守兒童沉溺網絡一直是各界關心和擔憂的問題。不久前,中國兒童中心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發布的《中國兒童發展報告(2019)——兒童校外生活狀況》顯示,無論是在上學日還是周末,電子產品的使用時間都位居前三名。而電子產品的使用問題在鄉鎮農村更為突出,鄉鎮農村兒童的電子產品使用時間(108.18分鐘)明顯高于城市兒童(88.40分鐘)。
鄉鎮農村兒童尤其是留守兒童之所以在電子產品使用時間上高于城市兒童,既與缺乏親情呵護有關,也與農村缺乏體育、娛樂等公共服務設施有關。國家體育總局發布的《第六次全國體育場地普查數據公報》顯示,截至2013年底,全國共有體育場地169.46萬個,58.61%分布在城鎮,41.39%分布在鄉村。雖然看上去城鄉差距不大,但是鄉村僅有500萬平方米的室內體育場地,還不到城鎮室內體育場地面積的十分之一。近年來鄉村體育設施建設速度加快,但與城市相比,差距仍很明顯。可以說,為鄉村兒童尤其是留守兒童完善體育設施,培育體育興趣,培養體育鍛煉的習慣,最直接的一個意義就是可以把他們引向體育場,幫助他們減輕對電子產品、網絡游戲的依賴。
由于父母外出務工,缺乏父母的親情關愛,留守兒童在學業、身心健康、行為習慣等方面的狀況都不盡如人意,厭學、逃課、崇尚暴力、沉迷于網絡等情況尤為突出。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成為一個嚴峻的社會問題。如果不為留守兒童成長創設更好的條件,給予更多關愛,尤其是對不良行為、心理扭曲狀況進行及時有效干預,留守兒童的人生之路可能產生諸多問題。
體育具有野蠻體魄、文明精神的作用。在改善留守兒童成長環境方面,體育可以也應該發揮積極作用。留守兒童正處在身體與心理的發育時期,利用體育手段加強對留守兒童的關愛,不僅能夠幫助留守兒童提高身體素質,還能幫助留守兒童養成積極樂觀的心態。學校組織的體育活動,很多是集體項目,通過參加這類體育活動,可以增強留守兒童的團隊配合意識,增進他們與同學間的友誼。無規則、不體育,參與體育運動,還有助于引導留守兒童養成遵紀守規的良好品行。培養體育鍛煉的習慣,尤其是一些難度較大、運動負荷較強的項目,還可以錘煉孩子們的意志品質,幫助他們養成不怕困難、堅韌不拔、勇于挑戰的品質。讓孩子們參加各類體育競賽,則可以讓孩子們在競賽中打開視野,獲得快樂與自信。
在建設體育強國的征程中,不僅不能遺落留守兒童,還要積極發揮體育在促進留守兒童身心健康、培養良好的道德意識、錘煉意志品質等方面的積極作用。相關部門應加大農村體育設施投入,解決農村中小學校體育場地不達標、體育設施配備簡陋等突出問題,為充分開展體育活動創設基本條件;各中小學要真正重視體育課的育人作用,開足開齊體育課,將陽光體育等落到實處,幫助留守兒童培養體育興趣,養成體育鍛煉習慣,助力其全面發展。
(作者系山東省莒縣龍山鎮中心小學教師)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