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光榮”入教材意義深遠
http://www.10keji.com2019年09月09日 09:53教育裝備網
教育部日前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有關普通高中三科統編教材編寫情況。有關負責人在會上透露,今年的多科教材均體現了勞動教育要求,并按照學科特點各有側重。例如,此次編審的語文統編教材在必修上冊以“勞動光榮”為主題專設單元,選取了謳歌勞動人民、勞動模范、勞動精神的課文。
讓更多學生體悟勞動樂趣
上一輩人熟悉的勞動教育,在新世紀以來服務市場化、教育專業化的大潮中,的確已經成為當前整個教育體系中的短板。全國教育大會強調“勞動教育”,重提“五育”并舉,培育學生尊重勞動、熱愛勞動、在勞動中學習的習慣和意識,無論對于個體還是國家都意義深遠。
但時代在變,生活學習的環境與上一輩人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勞動教育怎么搞,是擺在所有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個時代難題。對此,《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提出的“充分發揮勞動綜合育人功能”具有指引性的意義。
勞動之所以成就了人類,造就了文化,形成了傳統,正是勞動“綜合育人功能”的顯現。從遠古社會用歌詠唱出“斷竹,續竹,飛土,逐宍”,到近世“耕讀傳家久,詩書繼世長”的信條,再到新時代“大國工匠”的勞模,勞動從古至今備受謳歌和尊敬,就是因為它是一種充滿創造空間和詩意空間的綜合體。
在眾多歌頌和提倡勞動的聲音中,教育家陶行知對于勞動意義、價值和路徑的闡發,對于當今“勞動教育怎么搞”這一難題,仍然具有較強的啟發意義。
陶行知倡導“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就勞動教育發表過許多論述。陶行知的思想,對于勞動教育乃至“五育”并舉如何開展,都具有啟發和指導意義。“五育”并舉是手腦并用、心手相生。即便體育也是如此,南開大學校長張伯苓被稱為“中國注重體育第一人”,其偉大之處就在于他最早提倡體育不僅僅為了強身健體,而是強調與涵養崇高的道德精神結合在一起,這也正是奧林匹克的精神。
勞動教育更是如此,掌握一定的勞動技能固然重要,但通過勞動,達到在勞力上勞心的效果,實現道德的提升、智慧的增長、體質的強健、美感的涵養,這應該是勞動教育的真正內涵。 (本文作者羅容海,原載《光明日報》,有刪節)
為勞動話題入中學教材點贊
教育的本質是培養人、完善人的活動。美國心理學家懷特海說過:學生走出校門后,把學校里學的知識全部忘記,剩下的東西就是教育。這其中,遺忘掉的東西其實就是具體的知識和內容,而剩下來的則是正確的價值觀、品格和能力。這些年,我們的教育取得了較快發展,但仍有偏離教育本源的地方。將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寫入中學新教材,是回歸教育本源的一種努力。當今的教育要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魯迅先生說:教育無疑是一項系統工程,它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能力的培育,還包含著道德的修煉、人格的塑造。“道德修煉、人格塑造”就需要用一種精神來引導、孕育。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在論著《什么是教育》中提到“教育就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將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寫入中學教材,將起到這樣的功效,從而達到教育的目的。
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感召和傳遞的是當今社會需要的正能量。新時代新形勢下,需要在全社會特別是青少年中傳承和弘揚這種正能量。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入中學新教材,具有鮮明的引領作用,體現了教育的價值所在。(本文作者苗勇,原載《工人日報》,有刪節)
引導學生養成 愛勞動好習慣
“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這些詞語并非“高大上”,離人們并不遙遠。可以說,中華文明能夠延續數千年且一直沒有中斷,靠的正是中華兒女的辛勤勞動、不懈奮斗。讓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入教材、進校園,引導學生崇尚勞動、尊重勞動人民,用誠實勞動創造美好生活,無疑是教育承擔的重要使命之一。
不容忽視的是,現在的孩子普遍對勞動少了些敬畏感,一些青少年甚至對勞動抱有抵觸甚至厭惡的情緒。近日有新聞爆出“三成初一新生不會系鞋帶”,雖然其如此高的比例讓人懷疑,但至少從一個側面說明,如果家長、學校的教育觀存有偏差,孩子們就很有可能變得“五谷不分”“四體不勤”,更別說熱愛勞動、自覺參與勞動、珍惜他人勞動成果。
當然,讓學生熱愛勞動,不能只停留于教材上。有必要讓勞模和工匠走進校園,讓學生與他們面對面接觸,感知他們身上的魅力;或邀請各行各業的普通勞動者進校園講述各自工作經歷,給學生上一堂生動的勞動教育課,使學生體會到在勞動中實現人生價值是何等充實快樂。學校也可以組織學生走出校園,既了解勞模和工匠的工作、學習、生活環境,也體驗勞動的魅力。 (本文作者楊玉龍、劉天放,原載華聲在線,有刪節)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