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好思政課需全面提升教師素質
http://www.10keji.com2019年10月22日 09:19教育裝備網
為全面加強中小學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教育部、中央組織部、中央宣傳部、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五部門日前印發了《關于加強新時代中小學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要求,切實加強中小學思政課教師隊伍配備管理,嚴格按要求配齊思政課教師;建立中小學思政課教師退出制度。
教育質量的提升,需要通過教師素質的提高來實現。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強調,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關鍵在教師,關鍵在發揮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近年來,國家日益重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出臺了一系列文件加強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意見》的出臺,對加強中小學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具有風向標意義。
以解決“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為重點,全面提升思政課教師素質能力,是應對新時代思想政治工作挑戰的法寶。這就需要加強中小學思政課教師隊伍思想政治建設,著力加強其馬克思主義理論、師德師風、形勢與政策的學習教育,讓學生信其師;加強中小學思政課教師專業能力培訓,引領思政課教師提升專業水平,讓學生喜其師;加強中小學思政課教師實踐教育,厚植家國情懷、傳道情懷和仁愛情懷,讓學生親其師;加強中小學思政課教師源頭培養,加大中小學思政課教師隊伍源頭儲備,讓學生念其師;加強中小學思政課教研隊伍建設,配齊建強中小學思政課教研隊伍,讓學生仰其師;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教師隊伍專業發展一體化建設,推動大中小學思政課教師專業發展一體化團隊建設,讓學生敬其師;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塑造思政課教師的高尚人格,讓學生尊其師。
中小學思政課教師隊伍的素質,是關系思政工作主渠道暢通的重要因素。建設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必須暢通教師出口關,完善教師退出制度是教師質量和教育質量的重要保障。中小學生知識體系搭建尚未完成,情感心理尚未成熟,價值觀塑造尚未成形,亟須正確引導和精心栽培。思政課教師是關系到“立德樹人”思政工作實施的重要因素,深刻影響著學生知識體系的建構和價值觀念的塑造。我們要建立健全思政課教師的準入與退出機制,將思想先進、業務精湛、素養過硬的教師留在思政隊伍中。只有建立健全有效的運行機制,加強思政課教師的監督和管理,規范思政課教師退出標準和考核方法,才能確保基礎教育理念正確,保障教師專業化工作持續健康地發展。
我國雖然在《教師法》中規定對違反刑法的教師取消教師資格,但對不合格教師的判定標準還比較模糊,對“由誰處理”“如何處理”等關鍵問題尚缺乏明確的制度和法律依據,不合格教師退出成本大,且容易受到人情因素等影響。我國在構建不合格教師退出制度時,也應細化判定標準,明確具體流程,實施科學評價。一般說來,學校可通過隨堂聽課、教學評價、家長反映、學生反饋及同事觀察等開展教師評價,切實將不合格教師甄別出來、清理出去。至于退出機制的程序,可通過教師工會組織、家長社區委員會、校務委員會等群體性組織,采取“合同退出機制”,來決定教師的退出與否,降低爭議和訴訟風險。教師退出要因人而異,不能一棍子打死。對于經考核不合格的思政課教師,不能“一刀切”地清退了之,而要根據不同情況加以分類處置。
思政課是國家的政治課,政治性是思政課的固有屬性。育人者要先受教育,傳道者要先明道,才能給學生指點迷津、引領航向。廣大中小學思政課教師要自覺按照“政治要強、情懷要深、思維要新、視野要廣、自律要嚴、人格要正”六個方面的素養要求,堅持正確政治方向,不斷加強自我修養,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學生,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學生,以深厚的理論功底贏得學生,給學生的心靈埋下真善美的種子,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作者系河南信陽師范學院副教授)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