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民校“掐尖”亂象不能手軟
http://www.10keji.com2019年11月20日 09:35教育裝備網
今年5月,深圳市某民辦學校組織了11104名小學畢業生到學校開展體驗活動,活動內容含有大量選拔性質的學科試題、考題材料,屬于變相考試和“掐尖”招生行為。近日,深圳市教育局對該校違規招生行為予以全市通報批評,并取消該校跨區招生和2019、2020、2021年評優評先資格。
教育部和廣東省相關規定均要求,所有公辦、民辦義務教育階段學校都要嚴格遵守義務教育免試入學規定,不得通過考試或變相考試等選拔學生。因此,此次深圳市教育局的通報處罰有法有據,面對一些民辦學校的“掐尖”之風,政府有關部門就應當主動出手,發現一起,處理一起,旗幟鮮明地打擊招生亂象。
“掐尖”招生由于投入少、見效快、利益大,對升學率等看得見的指標影響立竿見影,成為許多民辦學校“崛起”的不二法門。然而,這種“掐尖”招生并不能帶來區域教育質量的真正提升和教育事業的內涵發展,嚴重影響了中小學生的身心健康,加劇了社會教育焦慮。近年來,全社會已經對“掐尖”招生漸漸形成共識,認識到了其背后的諸多不利因素。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明確要求,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納入審批地統一管理,與公辦學校同步招生;對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的,實行電腦隨機錄取。這是對義務教育階段招生工作的頂層設計,顯然是國家對“掐尖”招生的一次徹底否定。今后一個時期,義務教育階段招生都應遵循這一基本原則,地方政府也應摒棄以“掐尖”來打造“名校”的沖動。
但是,面對如此明確的信號,仍有不少民辦學校不斷推出新的招數進行“變通”甚至對抗,試圖繼續保持其“掐尖”利益。比如,近日有媒體曝光北京市某學校火爆的冬令營報名現場,每名學生冬令營收費6000元,報名號被家長一搶而空。該校名為舉辦與升學無關的體驗營,實則以冬令營形式“掐尖”招生。近日,教育部相關負責人在回應這一事件時明確表態,“冬令營不能與招生掛鉤”。
“公民同招”已是義務教育階段的招生基本原則,利用各種方式進行“掐尖”的做法,違反了教育部的相關規定,與“公民同招”的要求相悖,應當受到相應處罰。希望通過對典型案例的處罰,民辦學校能夠回歸教育本質,摒棄以“掐尖”提高升學率的不正之風,真正在學校的內涵發展上下功夫。
(作者系西昌民族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圖書館館長)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