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知識的信仰在困境中閃光
http://www.10keji.com2020年03月02日 09:44教育裝備網
家里網絡信號不好,湖北大悟一初中女生讓父親在山頂上支起一個帳篷,每天用手機聽老師線上授課;在四川旺蒼,一高中女生每天爬上山坐在崖壁邊“蹭網”上課,因為村里只有村委會有網,但疫情期間不能進入,只有爬上山以求離那里更近;在貴州畢節,一初中男生爬到外婆家附近的山頂上聽課,確保不錯過視頻中老師講的每一點內容……
這些學生想方設法“蹭網”學習的行為,被網民譽為現代版“鑿壁偷光”,經媒體報道后,贏得點贊無數。疫情之下,在線教學成為全國億萬學生“停課不停學”的主要途徑,但在一些偏遠農村尤其是山區,網絡信號不好、硬件設施不足影響了學生學習。好在經媒體報道后,當地政府有關部門迅速行動,協調通信部門,為有困難的學生及時解決了問題,架起了信息求學路。現代版“鑿壁偷光”之所以感動了無數人,是因為這些學生身上閃耀著對知識的渴望,以及克服艱難險阻、希望通過知識改變命運的精神力量。
相比之下,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重災區武漢,知識的力量更加閃耀。前不久,在武漢一所方艙醫院,一個小伙子躺在病床上堅持看書的照片在網絡上流傳,甚至被國外媒體大量轉載,讓全世界看到了中國年青一代在困境中堅持求知的風采;無獨有偶,同樣是在武漢,一名感染新冠肺炎的高三女生在方艙醫院戴著口罩看書備考,視頻上傳到網絡后,無數網民點贊道“你努力學習的樣子真美”。類似的例子,不勝枚舉。
盡管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疫情防控形勢復雜嚴峻,但從每個學生到每所學校、每個地區,乃至全國教育系統,并未被疫情嚇倒,更沒有讓教育教學停擺,讓學習的腳步停滯。為此,教育部整合國家、有關省市和學校優質教學資源,開通了國家中小學網絡云平臺,旨在支持各地做好“停課不停學”工作,幫助學生居家學習。隨后,教育部又對平臺進行升級,進一步豐富平臺資源。同時,應學生和家長要求,平臺還增加了中國教育電視臺4頻道“同上一堂課”播出小學及初中、普通高中課程,學生可通過平臺收看電視直播,也可在課程學習欄目點播回看。疫情之下,全國教育系統積極行動起來,以超強的責任心和行動力,在其他政府部門和家長群體的大力支持下,延續著以往的學習節奏,為全國億萬青少年學子的身心健康成長和學業進步保駕護航。
在網絡的另一端、教學視頻的另一面,全國上千萬教師更是重任在肩,履行著“停課不停教”的責任和使命。近日,一則“面對空無一人的教室,一位教師仍在專心上課”的新聞在網絡刷屏。據媒體報道,這是浙江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一位教師參加學校錄播教室測試時上課的場景。昔日書聲瑯瑯、充滿活力的偌大教室空空蕩蕩,面對此情此景,想來不少教師的心情是復雜的,但他們并未灰心與消沉,反而迸發出了為師者更強烈的責任感與教書育人的激情。今年春季學期,清華大學首次啟動全校性大規模實時、互動、異地、分散的在線課堂教學,該校95歲的張禮教授在學生的幫助下,也挑戰起了在線教學,為學生網絡授課、在線答疑,感動著他的學生們,更成為疫情期間千百萬堅守教學崗位的一線教師的典型代表。
隔空相見,學在云端。在這場全國幾億師生共同參加的大規模在線教學活動中,盡管一些地方在網絡信號、硬件設施等方面存在困難,盡管不少師生對在線教學并不太熟悉、需要逐步適應,但在全力抗擊疫情、“停課不停學、不停教”的過程中,從莘莘學子到人民教師,他們對于知識的堅定信仰、對于教育事業的無限熱愛,不僅寫就了他們個人人生道路上的重要篇章,更繪就了中國當代教育史上一幅別樣的感人圖景。
艱難困苦,玉汝于成。有了億萬學子對知識的堅定信仰,有了千百萬教師對教育事業的堅守與奉獻,我們堅信:疫情終將過去,中國教育更加美好的未來就在前方。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