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標準引領中職教育立德樹人新征程
http://www.10keji.com2020年03月03日 09:42教育裝備網
面對新時代提高全體國民素質、適應新時期培養大批德才兼備的技術技能人才的新需求,教育部近日首次頒布了中等職業學校思想政治、語文、歷史三科課程標準,其中思政為“調整”、語文為“優化”、歷史為“新增”。三科課表填補了我國中等職業教育長期以來有教學大綱、無課程標準的空白,具有基礎性和戰略性意義。
中職三科課程標準的意義,首先在于填補了空白。受諸多因素影響,中職教育長期以來只有教學大綱,沒有課程標準,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職業教育質量的提升。以往的職業教育更多的是參照普通教育的辦學模式,課程標準的頒布,無疑是職業教育發展“向提高質量轉變”的重要舉措。
無論哪種類型的教育,都必須堅持立德樹人。長期以來,職業教育定位為培養技術技能人才,雖然也堅持“德技雙修”,但往往更重視專業技能教育,德育的內容也更多的是職業道德教育。而這次頒布的課程標準,將“德育”調整為“思想政治”,既是為了與普通高中在名稱上保持一致,更是為了與普通高中在任務上保持一致,學科名稱調整了,政治任務更重了。不僅如此,優化“語文”,優化“基礎、職業、拓展”三大模塊,也是為了強化學科的育人功能。而新增的歷史課,殊為重要。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對公民的第一個要求便是“愛國”。然而,愛國不是空洞的說教,愛國是具體的,需要鮮活的故事、生動的人物、深沉的情感和真誠的行為作為支撐。一個沒有歷史責任感的人,怎么會珍惜現在、思考未來?又如何愛黨愛國?由此可見新增歷史課的必要性。
新課標有了,教學怎么辦?這是職教一線的教育工作者要重點思考和實踐的。從思考層面來說,首要的是轉變觀念,走“內涵發展、質量提升”之路。我們國家已進入高質量發展期,職業教育已開始了“由規模向規范、由數量向質量”的重大轉變,必須摒棄片面追求辦學規模的觀念,牢固樹立質量意識。同時,要清醒地認識到,過去由于這種片面性,作為類型教育的職業教育,在學校治理、教師隊伍建設、專業打造、課程開發、學生成長等方面缺乏充足內涵。
從實踐層面來說,要學標準、用標準,深入推進職業教育改革,真正提高教育質量。應該堅持標準導向,圍繞質量提升,著眼終身發展,聚焦核心素養,強調實踐能力。教師要具備“職教思維”的教學藝術;教材要基于專業,根據校情,及時更新;教學要從實際出發,落細落實具體教學要求、結構化課程內容,豐富創新教學方式,改革考核評價方式。總之,要以新課標為引領,規范發展、改革發展、內涵發展,全面推動職業教育發展邁上新臺階。
(作者系湖南省醴陵市陶瓷煙花職業技術學校校長)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