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辦結建議提案回應教育期盼
http://www.10keji.com2020年05月15日 09:49教育裝備網
解決孩子入園難、依法打擊“校鬧”、發展職業教育、提升醫學人才培養質量……家長的煩心事,也是民生的關注點。據新華社報道,2019年,教育部共辦理全國兩會的代表委員建議提案1879件,其中建議1130件,提案749件,所有承辦的建議提案全部按時辦結。
教育話題,全民關注。而到了全國兩會,教育更是代表委員最關心的話題之一,比如教育部2018年承辦全國人大代表建議和全國政協委員提案的件數分別是980件、810件,占全部代表建議數和全部委員提案數的13.7%、17.5%。
“件件有著落、件件有回應”,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是政府了解吸納民意、接受人民監督的重要途徑,對意見提案的辦理,更是政府回應民意關切、提高社會公信力的重要平臺。具體到教育領域,建議提案是代表委員履職盡責的重要內容,也是民眾對教育話題的集中表達。教育部積極辦理代表委員的建議和提案,不僅回應了民意關切、提高了公信力,更推動了教育難題的解決。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全國兩會期間,代表委員和專家為發展學前教育紛紛建言獻策。比如有全國政協委員認為,依靠市場不可能解決普惠性學前教育公共服務的供給問題,當前學前教育發展的國際趨勢,是強化政府提供普惠性學前教育公共服務的主體責任,加大對普惠性學前教育的投入。于是我們看到,不少地方正在努力加大對普惠性學前教育的投入。
報道中提及的一個案例,也值得剖析。結合代表委員關于多渠道擴大學前教育供給、促進學前教育健康發展等建議提案,教育部會同有關部門,多渠道擴大普惠性資源,做好城鎮小區配套園治理。據初步測算,通過治理將增加普惠性學位約370萬個,普惠園覆蓋率提高8個百分點。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全部按時辦結承辦的建議提案,是對代表委員的回復,更是對民意的回應。無論解決孩子入園難,還是依法打擊“校鬧”;無論是發展職業教育,還是提升醫學人才培養質量……民眾最關心的教育難題一一獲得解決,自然就有更豐富的獲得感。
辦理建議提案,重在落實。有時一件建議或提案也就幾百字,但凝結著代表委員的心血,也寄托著民眾的期盼。而辦理情況如何,民眾最有發言權。為此,唯有不折不扣地辦理,真抓實干地落實,才能提升民眾的滿意指數。以校外培訓為例,教育部近期對校外培訓機構的培訓內容進行了明確界定,加大了對校外培訓機構的治理力度,受到各界高度評價。
同時應該清醒地看到,有些教育難題不可能一下子解決,比如教育均衡發展。不怕慢、就怕站,盡管解決難題很多時候難以一蹴而就,但是咬定目標不放松,一步一步往前沖,再大的難題也能解決。究其因,有了強大的民意基礎,有了代表委員的建言獻策,有了政府部門的盡心盡責,難題就不會一直難下去。
辦結建議提案的過程,也是提高治理能力的過程,最終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是黨和政府的期待,是代表委員的期待,也是人民群眾的期待。什么才是人民滿意的教育?也許沒有標準答案,但有目標方向,有實現路徑。比如,努力讓每個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機會,努力讓人民群眾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獲得發展自身、奉獻社會、造福人民的能力。再比如,讓教育真正成為提高人民綜合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是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決定性意義的事業。
教育是國之大計,民生之本,熔鑄民意,關乎民心。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教育發展邁上快車道,“個子大了,骨架壯了,顏值高了,排位靠前了。”在為教育發展成就而欣喜的同時,也不容回避教育發展與民眾的期待仍有距離這一現實。為此,需要代表委員激發出更大的建言獻策熱情,需要各級政府以更有力措施回應民意訴求。我們有理由相信,不僅要辦結代表委員的建議提案,還要高質量辦結,從而一步步提升人民群眾的教育獲得感。
(作者系媒體評論員)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