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教育公平發展和質量提升須出硬招
http://www.10keji.com2020年05月25日 09:45教育裝備網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將“推動教育公平發展和質量提升”作為教育工作的主題,這充分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將引領和保障我國教育事業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加健康地發展。筆者認為,推動教育公平發展和質量提升,必須在以下五個方面下功夫。
一、必須在強化教育投入、確保落實4%目標上下功夫。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強調:要大力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基本民生支出只增不減,重點領域支出要切實保障。顯然,教育作為民生支出的第一大領域,是國家在安排今年財政支出時予以重點保障的基本民生事項。
面對困難和挑戰,從中央到地方,在確保一般教育預算執行到位的同時,要千方百計地在中央增加投入的各個領域中擴大教育的投入份額和力度。同時,使用好寶貴的財政資金,千方百計提高資金使用績效尤為重要,要進一步增強績效理念,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健全預算績效評價機制,將績效評價結果作為預算安排規范,管理健全制度完善政策的重要依據。
二、必須在加強教育基礎設施上下功夫。談到教育基礎設施,過去大家特別關注的往往是校舍等硬件建設。如今,必須樹立新型教育基礎設施建設理念,把5G、互聯網寬帶、數據中心等納入新型教育基礎設施建設,借助教育信息化的力量,縮小教育差距,促進教育公平。由此一來,明確基礎教育信息化政策的公共服務屬性,加快建立網絡學習公共服務體系,確保每名學生擁有平等的網絡學習權利,已成為我國公共教育政策的緊迫課題。因此,必須不失時機地把教育信息化設施建設納入“新基建”。
鄉鎮中心初中、中心小學、中心幼兒園,是鄉鎮教育的戰略支點,強化鄉鎮教育的“三中心”建設,建設一批高水平的寄宿制學校,對鞏固提升鄉村教育水平、穩定鄉村教育、支持鄉村振興戰略具有重大意義。國家要求,加快推進縣城新型城鎮化建設,辦好縣城基礎教育,大力增加城鎮中小學學校,有效解決進城務工人員子女上學難問題?傊,要通過加強基礎教育學校建設,基本補齊鄉鎮寄宿制學校和鄉村小規模學校短板,基本消除城鎮大班額。
三、必須在調整教育結構上下功夫。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辦好繼續教育”“資助以訓穩崗,今明兩年職業技能培訓3500萬人次以上,高職院校擴招200萬人,要使更多勞動者長技能、好就業”。這既是國家適應“保就業”戰略,提高就業人員技能的重大舉措,也是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和繼續教育,調整完善教育結構的難得機遇。
建立勞動預備制培訓制度,是推進繼續教育的重要舉措。國家將推進公共職業技能培訓基礎平臺共建共享,加大職業技能培訓支持力度,對未繼續升學的應屆初、高中畢業生和青年登記事業人員,動員參加勞動預備制培訓。
職業技能提升和高職擴招提質是推動職業教育改革的戰略機遇。實施“國家產教融合建設試點”,是深化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重要舉措。2019年9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等6部門聯合印發的《國家產教融合建設試點實施方案》提出,以城市為節點、行業為支點、企業為重點開展產教融合建設試點。通過5年左右的努力,試點布局建設50個左右產教融合型城市,打造形成一批區域特色鮮明的產教融合型行業,在全國培育1萬家以上的產教融合型企業,建立產教融合型企業制度和組合式激勵政策體系。
四、必須在優化教育投入結構上下功夫。優化教育投入結構就是要把國家教育財政資金用于強弱項、補短板、保重點,最大限度地推進教育公平。一是向義務教育傾斜,出臺鞏固城鄉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重點保障義務教育教師工資待遇落實,加強鄉鎮寄宿制學校和鄉村小規模學校建設,不斷縮小城鄉、區域、校際差距。二是向學前教育傾斜,多渠道擴大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三是向職業教育傾斜,促進職業教育提質培優,大力推進國家產教融合建設試點。四是向薄弱地區傾斜,繼續支持中西部貧困地區改善辦學條件,持續改善貧困地區學;巨k學條件。擴大高校面向農村和貧困地區招生規模。五是向重點領域傾斜,支持加快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
為此,中央加大對地方教育領域轉移支付,城鄉義務教育補助經費增長8.3%、支持學前教育發展資金增長11.8%、學生資助補助經費增長9.6%、改善普通高中學校辦學條件補助資金增長9.2%。自2020年春季學期起,統一全國義務教育生均公用經費基準定額,等等。
五、必須在保障大學生就業上下功夫。保就業也是保教育。政府工作報告強調,今年要優先穩就業保民生,千方百計穩定和擴大就業,加強對重點行業、重點群體就業支持,確保城鎮新增就業900萬人以上。今年高校畢業生達874萬人,要促進市場化社會化就業,高校和屬地政府都要提供不斷線的就業服務。
提高就業創業能力,是高校人才培養改革的重要任務。要以國家部委聯合開展的以央企和高校雙創示范基地為重點的創業就業專項行動,即“示范基地‘校企行’專項行動”為抓手,強化大學生就業創業能力教育!皩m椥袆印贝_定了釋放一批就業崗位、提供一批創業就業導師、發布一批創新創業需求等六項重點任務,要求充分發揮雙創示范基地的帶動作用,搭建協作平臺,為大學生就業創業營造更好環境。同時,高校要強化大學生就業服務,鼓勵引導大學生到基層就業。
(作者系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教育政策研究院執行院長)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