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良好心態應對疫情下的備考
http://www.10keji.com2020年06月04日 10:27教育裝備網
全國各地中高考在即,大批中小學生從家中來到學校,結束停課網上學習,復學復課,進入緊張的學習狀態,啟動中高考“迎考模式”。經過漫長的“被動假期”,重新回到學校,面對升學迎考的巨大壓力,本來就較為緊張。而“戴著口罩”“保持距離”的教室學習,又必然會加劇這種緊張、焦慮狀態,很多學生會感覺壓力山大,難以適應原來熟悉的校園學習生活,產生不知所措的焦慮情緒。
對今年的畢業生而言,各地中高考摸底考試都已經相繼結束,學習和復習都已經進入尾聲,知識學習和能力提升都基本“定型”。一般而言,學習效果會保持相對穩定的狀態,除了鞏固復習以外,提高的幅度并不會很大。其實,到了最后的時候,拼的就是心理素質。筆者認為,保持良好的備考狀態,學生要做好以下幾點。
要學會過上高度自律的學習生活。要學會主動自我激發,積極對學習情況做出應對反應,通過不斷自我調整、改進來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確保學習方法是有計劃的,學習時間是定時而有效的,學習過程是能夠自我調控的。主動抑制沖動行為、抵制誘惑、延遲滿足。學習上要有規劃、有目標,能夠監控學習過程、不斷改進學習行為。生活上要作息有規劃、有規律,將積極行為轉化為習慣,堅持執行,減少心理能量的消耗。
要學會保持平和應對的心理狀態。疫情加劇了心理壓力、心理焦慮,這是正常現象,是人人都必須坦然面對的現實問題,任何抱怨抵觸都沒有現實意義。良好心理素質包括正常的智力狀態和較強的心理適應能力。正常的智力狀態,需要記憶力、思維力,更需要專注力。中高考作為人生重要環節,必然會帶來壓力和焦慮,但是必須學會調節情緒,保持良好心理狀態,克服考試焦慮、考場恐懼等心理現象。要對自己有一個科學定位,合理競爭,積極調適情緒,控制自己的學習行為。不要認為自己一定會比別人強,總想事事占先搶頭,容不得別人超過自己,要認識到“山外青山樓外樓”“強中更有強中手”。學會克服一種無力應對的消極情緒,相信自己一定能行,相信“萬事已備只欠東風”,一定能夠考出屬于自己的理想成績。
要學會建立和諧友好的人際關系,包括與父母、教師和同學的關系。疫情期間帶來親子關系的“緊密”、師生關系的“隔膜”、同學關系的“疏遠”等,都需要一個急速的“修復”過程,需要相互理解和溝通,否則不和諧心理要素的存在,必然帶來人際交往的心理困惑和煩惱,容易分散注意力,產生消極情緒。要積極建立和諧人際關系,融入班集體,吸取集體的力量,以良好心態應對疫情下的中高考。當然學校教師也要以平等包容的心態,無分別心,寬容指導,信任每一個學生,持續關懷每一個學生,為學生迎考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和環境。
學會營造輕松自如的學習氣氛。學習迎考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需要刻苦勤奮的精神,更需要輕松快樂的情緒,努力保持微笑,聞聞香氣,聽聽音樂,做做運動,靜靜思考,保持輕松愉快的狀態,這才是保持迎接中高考的最好狀態。相信“磨刀不誤砍柴工”,可以換一個讓你感到放松的學習環境;也可以和家人、朋友談談心,到戶外適度活動,通過調動身體其他感官,讓情緒得到釋放,也是減壓的過程。此外,利用心理學的正念療法、音樂療法、運動療法、認知行為療法以及藥物療法等,都有助于調節情緒。
總之,良好的心理素質是決斷力、行動力、創造力的源泉。迎接中高考需要全神貫注的學習狀態,需要物我兩忘的瀟灑心態,更需要駕輕就熟的掌控能力,還需要酣暢淋漓的奮斗精神。
(作者系北京市海淀區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