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畢業季”為大學時光畫上圓滿句號
http://www.10keji.com2020年06月09日 10:10教育裝備網
據《中國青年報》報道,最近一段時間,南京金陵學院的小許經常焦慮到睡不著。小許通過了“國考”筆試,但面試卻因為疫情遲遲無法開展。“現在啥都不確定,工作拖著,畢業論文也不知道會怎樣”,就讀于中南民族大學中文系的大四學生小陳也是長期陷入焦慮。寫畢業論文期間,他發現自己的拖延癥愈發嚴重,身心狀態極差。
有著相似境況的畢業生,想必不在少數。的確,由于疫情影響,沒有了在學校那種緊張有序、一心向學的良好氛圍,原本按部就班的論文寫作、畢業答辯、尋找工作等仿佛成了云端漫游的風箏,找不到支撐的根基,焦慮于是不可避免。而被疫情打亂的畢業季,未來的不確定因素有所增加,這讓許多大學生產生消極乃至焦慮的心理。正如有心理學家所指出的,不確定性容忍力越低的人,越傾向于敏感地識別環境中的危險因素,從負面視角對事件進行解釋,對未來發展走向作出悲觀預測,在情緒和行為上也出現負面反應,比如感到憂心忡忡、焦慮難眠、拖延逃避,難以有效應對挑戰和困難。
而盡快渡過難關,讓論文與就業穩穩落地,需要畢業生們首先從心理上正確面對,要意識到這種狀態并非個別現象,而是不少大學生都會有的心理問題,其中有對外界因素缺少準備、應變不足的因素,即缺乏自主規劃和應變能力往往會使自己陷入被動的境地,同時,很大程度上也是其既有思維方式和生活習慣的產物,這一點在那些患有拖延癥的畢業生身上尤其明顯。因此,思想意識上的覺知、心理狀態上的改變,無疑是走出生活狀態惡性循環的第一步。
畢業生們要意識到,在任何國度任何地方,生活中的不確定性都始終存在,此次疫情不過是誘發的因素之一。面對不確定的外界因素,與其被動等待或以消極的方式去被動解決,不如主動適應當前疫情防控下的“新常態”,主動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掌控自己的學業與就業進度。如果依然停留在抱怨、排斥、逃避的層次,那么問題終究得不到解決,且蹉跎了大好光陰。
當下的就業形勢的確嚴峻,“云答辯”“云就業”等對不少畢業生來說也是新鮮事物。萬變不離其宗,只要認清現實,積極發展自己,保持平和淡定的心態,按部就班完成既定的大規劃和小目標,就能順利走過“云上畢業季”,開啟新的人生篇章。機會只會垂青那些未雨綢繆的人,盡管今年的畢業季有些特別,但快速發展的時代、不斷變化的就業形勢以及日新月異的互聯技術,實際上為那些富有創意、有自主能力、內心強大的畢業生提供了一個破繭而出、羽化成蝶的機會,給予了他們巨大的施展舞臺。
有些畢業生正是看到了新職業帶來的諸多可能,覺察到了云技術、人工智能、物聯網等領域的快速變化,抓住了其背后蘊含著的巨大機遇,找到了適合自己的職業發展之路。換而言之,盡管今年的畢業生在完成學業和順利就業方面壓力很大,但能否順利畢業、成功就業,關鍵在于是否對所處境況有清晰認識,能否把控好自己的生活,平衡好學業與就業的關系,并對自我進行深入分析,對就業環境進行科學研判,把個人的職業規劃與時代發展、社會需求有機結合起來,進而找到自我發展的平臺、自我馳騁的空間。
當畢業生們眼中有宏偉目標,心中有堅定信念,腳下有踏實行動,便能在“云上畢業季”為自己的大學時光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在看似不利的就業形勢中占得先機、脫穎而出,贏得充實而精彩的未來自然也不在話下。
(作者系渤海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師)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