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應始終有一顆公正之心
http://www.10keji.com2020年06月19日 09:39教育裝備網
據悉,上海市教委曾對“孩子喜歡什么樣的老師”進行過一次調研。結果顯示,學生們最關心的不是老師講課是否有趣、深入,而是老師是否偏心。學生們最看不慣的,是老師對班干部、成績好的學生另眼相看,他們認為這樣的老師不公正。
平等、公正地對待每一名學生是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提出的基本要求,是維護良好師生關系的前提。教育部重新修訂的《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明確要求:“關愛學生。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平等公正地對待學生。”而落實好這一要求,老師要真正尊重每一名學生。尊重是一種情感投入,只有尊重學生人格的教師,才能平等公正地對待每一名學生,并在教學中建立起和諧的師生關系?释玫阶鹬厥侨说膬仍谛枨,學生在學習生活中也渴望得到他人,特別是老師的理解和尊重。學生天性活潑,會有一些“出格”的表現。對此,老師不能只想到維護自己的尊嚴,不講情面地嚴厲批評學生,使犯錯誤的學生在眾人面前無地自容,而要學會“熱問題、冷處理”,選擇適當的時間和地點,與學生單獨交流,讓學生認識到錯誤。
老師還要多關愛每一名學生。教學中一個較為常見的現象是,老師往往出于虛榮或其他利害關系有意無意地偏愛學業成績好的學生,而忽視了一些成績差的學生。學生的素質、潛能千差萬別,正是因為存在這樣的差別,才使得老師的教育生活變得豐富多彩且富有創造性。教育好一個“優生”并不難,難的是如何教育好一個學習能力不那么強的學生。在一個班級中,盡管這樣的學生數量不多,但有時影響力卻十分驚人,老師對其忽視或諷刺挖苦,可能會引起連鎖反應,導致班風日下,紀律渙散。
學生無高低貴賤之分,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權利。老師不應對班干部、成績好的學生另眼相看,要尊重所有學生希望得到他人尊重的心理需求。如果過分偏愛一部分學生,不僅會極大地傷害被忽視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還會降低老師自己的威信。另外,老師還要力求對每名學生的知識、能力、品質和進步程度給予恰當評價,這歷來是教育工作者關注的問題。評價公正可謂教育公平的一個重要方面。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無論是在評語、規則還是分數面前,老師都應做到人人平等、不徇私情、規范準確。人無完人,對于成績較好的學生,老師不能一味表揚和贊賞,要客觀地指出其不足,防止出現“捧殺”現象;對于一些成績較差的學生,也不要一味批評指責、置之不理,要多給他們創造表現的機會,對其取得的進步和積極的學習態度加以肯定。
(作者系蒲公英評論特約評論員)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