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打學術不端離不開綜合治理
http://www.10keji.com2020年07月10日 10:27教育裝備網
據澎湃新聞報道,電子科技大學某碩士學位論文涉嫌抄襲一事,經學校查證,抄襲事實成立,決定撤銷該碩士學位。此外,天津、廈門兩所高校的兩名碩士研究生畢業論文也涉嫌抄襲,在標題、摘要、關鍵詞、正文結構、內容及圖表等方面高度雷同,多個段落甚至一字不差。對于這種嚴重的學術不端行為,一經曝光就引起社會廣泛關注。雖然各高校強調“零容忍”,但仍舊有人投機取巧,東窗事發后悔恨不已。
近些年,為了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健全人才培養體系,加強學術規范,教育主管部門先后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如《高等學校預防與處理學術不端行為辦法》《關于進一步規范和加強研究生培養管理的通知》等,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威懾作用,遏制了學術不端行為。但不可否認,個別高校仍存在學術不端行為,存在剽竊、抄襲、侵占他人學術成果,買賣論文、由他人代寫或者為他人代寫論文等現象,嚴重擾亂了正常的學術秩序。而進一步治理學術不端,需要采取多種途徑綜合治理。
治理學術不端,首先要以預防為主。提升預防的針對性,做到有的放矢,須明晰學術不端的內涵,按照相關政策文件的解釋,即高等學校及其教學科研人員、管理人員和學生,在科學研究及相關活動中發生的違反公認的學術準則、違背學術誠信等行為。基于此,高校應該建立集教育、預防、監督、懲治于一體的學術誠信體系,并將之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突出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馮友蘭曾提出“自然、功利、道德、天地”的人生四重境界,在人才培養過程中,要教育引導學生知曉學術論文僅僅是人生的一個瞬間而已,遵循自然規律、講道德、講誠信才是立足之本。
治理學術不端,最為關鍵的是加強學術指導課程建設。有些學校的畢業生之所以篡改他人研究成果,偽造科研數據、資料、文獻、注釋,或者捏造事實、編造虛假研究成果等,某種程度上是因為他們不完全掌握學術論文撰寫的方式方法,臨時抱佛腳也難以完成任務,為了能夠順利畢業拿到文憑,只能鋌而走險。因此,學校要切實將學術指導課程落到實處,建構科學合理的課程體系,及時更新課程內容,在學生撰寫學術論文時,能夠嚴格遵照學術規范。
治理學術不端,仍要加強對學生的查處和懲戒力度。從近年學術不端出現的情況來看,學術不端的形式更加多元、方法更加隱蔽,治理難度也在不斷提升,可見治理學術不端不可能畢其功于一役。教育行政部門和高校需要進一步加強對學術不端的打擊力度,扎緊制度的籠子,完善學位論文抽檢手段,加強對學術不端風險點的檢查評估,對于情節嚴重、影響惡劣的學生,堅決撤銷學位,令投機取巧者不能造假、不敢造假、不想造假。
此外,治理學術不端,不能只從學校、學生內部著手,還要加大對市場的打擊力度。目前,市場上已經形成了幫忙撰寫論文、發表論文、提供查重服務并修改論文的利益鏈條,明碼標價且需求旺盛。一些學生通過這種利益交換,短期內實現了蒙混過關的目的,破壞了正常的教育生態。相關部門有責任對這類市場進行調查核實,并對違規行為堅決查處。總之,治理學術不端行為,需要教育行政部門、高校、學生等多主體共同發力,讓各項制度落到實處,從而推動人才培養提質增效。
(作者系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副研究員)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