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勞動教育課程化生活化
http://www.10keji.com2020年08月10日 11:27教育裝備網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勞動教育,多次強調“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全國教育大會的召開、《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的頒布,都促使各級政府、學校積極行動起來切實加強勞動教育。勞動教育實踐在全國各地呈現出一派新景象。
“五育”如何有機融合?勞動實踐如何科學設計?《意見》指出,把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貫通大中小學各學段,貫穿家庭、學校、社會各方面,與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相融合,緊密結合經濟社會發展變化和學生生活實際,積極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勞動教育模式,創新體制機制,注重教育實效,實現知行合一,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杭州市富陽區11年的實踐,為深入推動和研究勞動教育提供了范本。仔細分析可以發現,學校勞動課程化、家庭勞動生活化、實踐基地標準化是該區勞動教育的顯著特征。
學校勞動課程化。對于學校教育而言,課程是實施勞動教育的主要載體。富陽區各校開發了豐富、多元的勞動教育課程群,為開展好勞動教育提供了豐富的載體和有力的依托。
家庭勞動生活化。富陽區推出“指導建議”,引入家庭和社會多渠道、全方位參與,促進學生的社會性發展,讓他們成為生活的主人。
實踐基地標準化。富陽區出資金、定標準、建課程,部門聯動、系統規范地推進“三位一體”勞動實踐基地建設,為學生搭建起更安全、更有效、更長久的實踐平臺。
從課堂、書本、知識育人到開放、生活、實踐育人,富陽區的勞動教育實現了育人模式上的創新,也使學生自主創新能力得到明顯提升。
令人驚喜的是,富陽區在開展新勞動教育實踐體驗中篩選庭院整潔、家風良好的農戶家庭作為實踐體驗點,并組織農戶進行文明禮儀、當地文化、飲食衛生等方面的培訓,無形中促進了非遺傳承,提振了鄉村經濟,助力了鄉村振興。
一幅新時代勞動教育的“富春山居圖”,正在干在實處的浙江大地徐徐展開。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