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教案可以成為教師的快樂追求
http://www.10keji.com2020年09月02日 10:24教育裝備網
《中國教育報》“中教評論”前不久轉載了陳曦《教案豈能找人代寫?》的文章。文中“寫好教案是一個老師的應有之責”等觀點,不僅體現了教師職業應有的基本遵循,也彰顯了教師區別于其他職業的專業特質。但該文一味強調教師親自撰寫教案的重要性,對教師被迫代寫教案缺少歸因分析,也沒有說明怎樣才能引導教師寫好教案。
筆者認為,針對教案代寫亂象,堵漏溯源的同時更要指路。那么,有沒有一種方法既能減輕教師撰寫教案的負擔,又能讓老師樂于寫好教案呢?從實踐來看,讓教師在書本中書寫與標注,用書本中簡單的書寫與標注替代教案,不失為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
書本是教師組織教學的依據和起點。讓教師在書本中書寫標注教學要求可以起到事半功倍之效。第一,摒棄了原有的撰寫教案的程式化要求,大大減輕了教師負擔。教師不需要將學情分析、教學目標、重難點內容、教學過程等內容寫下來,也不需要寫下詳細的過渡句,只要在教材關鍵部分標明注意點或易錯項即可。第二,方便教師使用,提高教學效率。無論是剛入職不久的教師還是工作多年的老教師,上課時首先引導學生關注的是書本,如果教師邊看教案邊看書本邊組織教學,無疑難以顧及學生反應。教師將教學中要強化的內容寫在書上,教學時引導學生“走進書本”研究相關知識點,靈活的學生也會在書本上標注。這樣即使時間長了,學生翻翻書,還能再現教師講課時的神態與要求,便于復習;教師下年度再教,也還明了關鍵處的要求。第三,便于教師總結提升,實現專業躍升。教師在書本中標注多了,積累了大量教學資源,疊加了諸多教學智慧,由此便會產生新的感悟,生成新的教學主張。此時教師會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概括出規律性的教學要求,實現專業成長。
誠然,不是教案的所有內容都可以寫到書本上,如典型例題、個性錯誤等。此時教師可以采用“即時貼”的方法,將要補充的內容或強化的重點寫下來,粘貼到書本相應的位置,這樣做既可以提醒教師,又起到化繁為簡的作用。至于說上級檢查教師教學備課情況,當檢查組看到教師書本中五顏六色的批注和多樣性的“即時貼”內容時,你能說這個教師不認真、不負責?
過硬的基本功的確是教師勝任教學工作的必要條件,但“扎實的知識功底、過硬的教學能力、科學的教學方法”并不是教師寫出來的,而是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反復慮思而成。如果我們創新管理方法,對傳統的教案管理制度進行調適與優化,信任教師、依靠教師、解放教師,讓教師們將“寫”的時間轉化為“思考”的時間,利己又利他,寫在哪里又何妨呢?管理者要做的是,關注教師有沒有寫、寫的科學性以及課堂教學運用的適切性,而不是寫了多少、寫在哪里。當教師卸下寫教案的煩瑣而能傾心思考教學內容時,他們的教學之路就會越走越寬;當教師感受到寫在書本上的教案便利自己的教學,且能讓自己的教學智慧累積,寫教案就會成為教師的主動而又快樂的追求。
(作者系山東省滕州市東沙河鎮六合學校教師)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