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致辭要讓學生聽得懂喜歡聽
http://www.10keji.com2020年10月13日 10:49教育裝備網
作為校長,會經常面對學生講話。當鼓掌成為習以為常的禮儀、當講話蛻變為不走心的程序,很多校長或許再無雅興問自己:如果回到臺下學生們的年紀,如果可以自由選擇,這樣的講話我愛聽嗎?
有哲人說:“耳朵是通向心靈的路。”如果校長傳遞到學生耳朵里的信息是膚淺的、生硬的,或者不知所云的,那么這條路就是不存在的,或者扭曲的、浮躁的,對學生的生命成長缺乏意義。如果校長向學生耳朵傳輸信息時的音色是渾濁的、市儈的、不接地氣的,那么這條路上的風景也必然暮氣沉沉、缺乏亮色,與學校教育該有的初衷背道而馳。
“聽”之所以難,難在學生們的閱歷尚淺,不能感同身受;難在校長們高高在上,不能推己及人。在任何時候,校長致辭,上臺展示,都是一種自我輸出。做得扎實,寫得清楚,說得明白,不容易。關鍵在于腦子里要清楚,肚子里要有真東西,不然輸出來的只是氣體,弄不好還有氣味。
做好演講者的前提,是做一名合格的聽者。只有俯下身、彎下腰去傾聽學生們的心聲、了解他們的生活,校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才可能做到平等、開放、有效。否則,哪怕校長掌握著真理,在學生眼里,自嗨式的口若懸河本質上不過是一種“只愿說而不愿聽的貪婪”。
需要指出的是,讓學生聽得懂、喜歡聽,不是要降低講話內容的內涵與深度,而是要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和語匯,把校長對學生著眼長遠的思考講清楚、說透徹,入腦入心,講出知心人的溫暖、講出及時雨的澎湃、講出教育人的真心關懷。
“汝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校長致辭要想打動人赤子童心,首要是真誠,重點在學養,積累在生活,深藏古今中外,始有金玉良言。校長是一所學校的定海神針,更是學生們成長的精神坐標。校長的每一次出場、每一次講話,都應該像一束光、一座燈塔、一縷清風,讓人豁然開朗、氣順神清、如沐春風。唯有如此,方能傳好真經,布好真道,做真教育,育時代新人。
(作者系湖南省株洲市紅旗路小學校長)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