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超前消費隱患多
http://www.10keji.com2020年11月17日 14:54教育裝備網
一些金融服務企業對消費主義的鼓吹在我們周圍反復出現。比如,一些借貸產品推出一系列洗腦宣傳語,把消費與年輕、自愛、享樂捆綁在一起,使之在功能上早已不僅僅是原初的滿足生活需要,而被賦予了無數的符號價值,在“雙十一”時不買東西仿佛就成為一種“異類”。而受這種消費主義影響至深的很多年輕人偏偏又沒有足夠消費能力,于是不需要擔保且額度會逐漸提高的金融產品便成為大量年輕人尤其是大學生的選擇——今天花錢下個月再還款,這種超前消費的習慣早在企業日復一日的營銷中慢慢養成。
“90后”和“00后”如今已經成為商家拼搶的重點消費人群,卻沒有多少人真的關心他們是否具備相應的消費能力。據媒體報道,多家機構發布的相關統計數據顯示,當下很多年輕人尤其是大學生群體超前消費與負債情況令人憂慮。
我身邊的很多同學也都在使用各類信貸產品,這些產品給他們造成了“不用自己花錢”的錯覺,在購買東西時毫不手軟,但一到下個月看著應還款金額就欲哭無淚。我自己從來不使用這些信貸產品,因為我深知其中的消費陷阱:一定時限內的分期付款會讓你覺得這種消費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比如1000元的產品分三個月,每個月只需300多元。但每次消費給你的這種錯覺會讓你不斷進行購買,最后累積起來就會達到你無法承受的程度。這種過度的、不理性的超前消費不僅會對個人產生不良影響,同時也會造成社會層面的危害。
年輕人消費欲望不斷膨脹,消費能力卻無法滿足其欲望,超前消費助長了部分人的消費惡習,增大了其負債額度和還債壓力,出現意外情況之時也難有存款應急,從長遠來說降低了他們的生活幸福感。縱觀歷年來的新聞,“大學生無力償還貸款而走向絕路”之類的例子不在少數。個別年輕人因超前消費而深陷債務危機,輕則加大日常生活的壓力,重則釀成一個家庭的悲劇。
大學生正身處人生中健全三觀、充實自我的重要時期,被物欲過度影響、陷入超前消費陷阱不僅于自身提升無益,也會對身心健康造成影響。路遙曾言:“生活包含著更廣闊的意義,而不在于我們實際得到了什么;關鍵是我們的心靈是否充實。”物質世界大而廣,窮無止境;但內心世界小而深,鉆之彌堅。“一簞食一瓢飲”的顏回依然能不改其樂,過度在乎物欲終會滑向虛無,我們應多觀照自身的內心世界,注重知識的充實與修養的提升,最終你會發現,內心的充盈比那些不必要的外物消費更容易讓人滿足、感到快樂。
“雙十一”剛剛過去,先付訂金后付尾款的模式非常容易引發超前消費和過度消費,年輕消費者尤其是大學生在付款前還是要先衡量一下自己的消費能力,避免超前消費埋下隱患,不要花明天的錢在今天享受,卻讓后天承擔加倍的痛苦。
(作者系中國人民大學學生)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