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業留住青年,錢和職業認同都要到位
http://www.10keji.com2020年11月30日 10:58教育裝備網
應屆生入職養老行業將享6萬元獎勵!近日,北京市民政局、北京市財政局聯合印發《北京市養老服務人才培養培訓實施辦法》,提出了用錢引人、留人的獎勵政策。
高達6萬元的“入職紅包”對應屆生來說是筆不小的數目,可以看出政府部門對養老業人才的政策誠意。應屆生從學校步入社會,待遇成為擇業的重要影響因素。入職獎勵實實在在拉高了收入,這一務實之舉可以在短期內吸引應屆生,迅速有效緩解養老行業人才困境。
應屆生愿意來,還要留得住。《辦法》規定,本科及以上獎勵6萬元,專科獎勵5萬元,中職獎勵4萬元,入職獎勵每年按照總額的30%、30%、40%比例發放。紅包總額雖高,但不能一次性領完走人,紅包分3次發放意味著全部領完需要工作4年。最后一次發放份額最大,意味著留到第4年才能拿到最多的獎金。一些職業院校對養老服務專業歷年應屆畢業生就業進行跟蹤調查發現,畢業1—2年內,七成到八成的學生會辭職。逐年發放獎金有望緩解養老業年輕人紛紛離職的問題。
必須承認,待遇低確實是養老業人才短缺的痛點,但不是唯一影響因素,“入職紅包”只能解一時之渴。年輕人擇業,滿足基本生存發展的待遇是首要,但也只是基本條件,此外還需要職業認同,包括自我認同和社會認可兩方面。
可以預料,養老行業的人才需求會越來越大。邁入老齡化社會之后,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持續加深,預計到2022年,65歲以上人口將占到總人口的14%。有資料顯示,超過10%的老人在穿衣、吃飯、洗澡、如廁等方面的基本生活無法完全自理,25.4%的老人需要全方位照料。但養老護理供給遠落后于需求,人才缺口也在擴大。按照國際上通行的失能老人與護理員配置標準,我國養老護理員缺口近1000萬人。在這個大背景下,解決養老行業人才困境必定要作長期打算,以錢為抓手的短期方案還須進一步完善。
有調查顯示,目前養老業從業人員中,從業時間在兩年以下的近六成,除了普遍存在的待遇低之外,很多畢業生對養老行業缺乏了解,專業和職業間的心理落差也是離職率偏高的原因。畢業生應該通過一線養老機構接觸真實的老人,有根據地建立專業認同,并學習相關技能,避免形成不切實際的職業想象。從學校步入養老機構,待遇是基本條件,建構職業認同才是留下的關鍵。面對護理時間長、勞動強度大的現狀,不僅要愿意來、留得住,還要干得了。全面了解后建立的自我認同,才是長期穩定從事養老工作的內生動力,可以有效避免高就業率、高流失率的尷尬局面,年輕人才會真正成為養老行業的“新鮮血液”。
隨著養老行業的發展,會有更多人認識到養老護理員的職業價值,不斷糾正“伺候人”的職業偏見。破除傳統錯誤認知之外,還要提供晉升渠道,深化激勵機制,給予充分的尊重,讓年輕人從事養老行業更加體面。
(原載《南方日報》)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