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師德違規問題堅決“零容忍”
http://www.10keji.com2020年12月09日 10:09教育裝備網
“師者,人之模范也。”教師真正做到了學為人師、行為世范,才能讓學生獲得潛移默化的道德力量;教師要塑造學生品格、品行、品位,得先有品格、品行、品位。
日前,教育部對8起違反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典型問題進行公開曝光,涉及性騷擾、性侵、體罰、組織有償補課、使用低俗不雅方式授課,以及帶領學生應援娛樂明星等問題。涉事教師均受到嚴肅處理,教育部表示,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要持續加大查處和通報力度,深化鞏固師德師風治理成果。
這8起違反師德的典型案例,此前均是輿論場中的熱點。如今,涉事教師一一受到處理,既回應了公眾訴求,更彰顯了有關部門對師德違規問題“零容忍”的堅決態度。曝光涉事教師,目的是提醒廣大教師引以為戒,牢固樹立底線意識,切實增強遵守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
去年11月,教育部等七部門印發《關于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師德師風建設的意見》,明確提出“把立德樹人的成效作為檢驗學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把師德師風作為評價教師隊伍素質的第一標準”。如果一名教師用低俗不雅方式授課,或組織有償補課,學生會怎么想?還怎么教書育人?事實上,此次被通報的一些教師,有的不僅背棄了師德,還涉嫌違法犯罪。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育部等有關部門一直高度重視師德師風建設,對師德違規問題“零容忍”,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教師從事的是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的工作,是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教師被譽為“大先生”“筑夢人”“系扣人”“引路人”等。如果有違道德,何以以德立身?遑論以德立學、以德施教。如果道德敗壞,還怎么引導學生筑夢、追夢、圓夢?
“師者,人之模范也。”教師真正做到了學為人師、行為世范,才能讓學生獲得潛移默化的道德力量;教師要塑造學生品格、品行、品位,得先有品格、品行、品位。而推進師德師風建設,不只是教師的事,也是學校和監管部門的事。
值得一提的是,教育部公布的8起典型案例中,不僅涉事教師被處理,他們所在的學校負責人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處理。比如,有的常務副校長被停職檢查、扣罰一年崗位工資和職務津貼,還有的校長被免職。教師德之不彰,校長當然有責任,特別是有償補課屢禁不止,學校難辭其咎。
故此,教育部公布這8起案例,不僅對教師是提醒,對學校負責人也是提醒。提醒各地各校對師德違規問題要主動出擊、及時處置,堅決執行師德師風鐵律,把嚴管與厚愛的原則體現在師德師風建設與管理中,把“害群之馬”及時清除出教師隊伍,努力營造教育領域良好生態。
師風師德建設無論怎么強調都不為過,無論什么時候都不能畫上休止符。在具體的建設過程中,既需要總結經驗,也需要加強創新;既需要事后懲處,也需要強化防范。比如,提高全體教師的法治素養、規則意識,提升依法執教、規范執教能力。再比如,加強警示教育,引導廣大教師時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勵,堅守師德底線。此外,在教師資格申請認定、教師招聘和引進,以及思想政治和師德考察等方面,要規范再規范,健全再健全,嚴格再嚴格,把好教師隊伍入口。
“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承擔著讓每個孩子健康成長、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重任。”堅持嚴管和厚愛結合,激勵和約束并重,通過制度設計,在全社會弘揚尊師重教的良好風尚,增強廣大教師立德樹人、教書育人的榮譽感和責任感。當廣大教師有責任更有能力做好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不僅能夠培養更多合格人才,還能書寫精彩人生,更好地實現人生價值。
(作者系媒體評論員)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