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家長會要在創新中求質量
http://www.10keji.com2020年12月17日 13:36教育裝備網
據北京日報客戶端報道,近日,寧波一小學召開家長會,別出心裁地提出“讓爸爸參加”,這引發人們對家長會的一系列思考,其中就包括一條追問:傳統的到校參加家長會是不是過時了?這樣的家長會還要不要開?
傳統家長會,是與線上家長會相對而言的。印象中,這種家長會就是把家長召集到學校或班里,聽老師講關于學生學習的各種問題。相比之下,線上家長會更加方便,隨時隨地可以召開,而傳統家長會耗費資源更多,組織起來不易。不過,即便如此,若說傳統家長會過時,卻是言之過早。
今年的疫情雖然加速了在線教育的普及,讓我們體會到一切皆線上的便捷,但同時也存在一個反向的價值追思。例如,居家辦公久了,我們會想念到崗上班。同樣,將近一個學期的線上教學,讓廣大教師和家長深感傳統課堂的不可取代。家長會亦然。線上家長會固然方便快捷,但無法取代面對面的深入交流的效率和溫度。因此,問題的關鍵是如何把傳統家長會開好。而高質量發展無疑是傳統家長會的未來出路。傳統家長會因為組織起來不易,因此更要精心準備,爭取開好。
怎么開高質量的家長會呢?首先,要讓參加的人是真正的家長。家長不等于法律上的監護人,更不等于生活上的看護人。在教育場景,家長應專指能夠與教師一起配合,幫助孩子成長的那個人。如果來參加家長會的人,在家庭教育決策上沒有話語權,家長會的質量注定不會高。不僅如此,還要更進一步,即是全面的家長,如新聞里那所小學點名讓爸爸參加的做法就很好,有效調節了父母參加家長會的頻次,可以更好發揮父母角色的互補性。同樣,對待隔輩家長參加家長會,既要避免比例過大,也要適當吸收關心教育、懂教育的隔輩家長,這不失為提高家長會質量的好辦法。
其次,傳統家長會和線上家長會要分好工。適合線上的就線上開,如臨時的、簡單的、個性化的事情,完全可以線上傳達。適合線下的,如遇到一些關鍵的、系統的、需要深入研究的話題,就要提前組織,未雨綢繆。同時,還要學會讓線上工具成為傳統家長會的好幫手。其實,智能教育的最大價值,是基于大數據和科學評測下的精準施教。我們要用好各種家校溝通平臺,平時注意積累大數據,做好統計分析,成為開家長會前準備的功課,讓溝通更有針對性和說服力。
最后,傳統不代表墨守成規,誰說傳統家長會一定是老師唱獨角戲?誰說傳統家長會一定要坐在教室?誰說傳統家長會就一定只講學習成績?我們要堅守的傳統,是寶貴的見面交流,而不是單調的形式、沉悶的氣氛。傳統家長會也可以既重實效又充滿儀式感,也可以既說問題又肯定成績,也可以既有老師主導又有家長群言,也可以開得像游戲、團建、研討會。這樣才是形神兼備、有聲有色、高質量的家校溝通方式。
傳統一詞是中性的,堅守內在的本質往往成就經典,墨守外在的形式則會被淘汰。傳統家長會要發揮好見面交流的優勢,創新具體的形式,開得更科學、更有效、更有趣、更高質量。如果這樣,傳統家長會將更受歡迎。
(作者系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編輯)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