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或可沖動,管理需要理性
http://www.10keji.com2021年02月02日 09:25教育裝備網
微信公眾號“新華每日電訊”1月31日消息,最近,山西運城幾名高中生在宿舍喊“你還相信光嗎”等《奧特曼》臺詞,被學校勸退處理。學校還發布懸賞公告,激勵大家舉報其他有喊叫行為的同學。此事引發巨大爭議,學校接受媒體采訪時改口稱,那三名學生未被勸退,懸賞公告意在警示其他學生。
相對而言,高中生的學習壓力較大,喊幾句《奧特曼》臺詞,抑或發幾句牢騷實屬正常,不是多么嚴重的問題。從常理來講,如果因時間節點不對,打擾了其他同學休息,違反了學校宿舍管理相關規定,批評教育使之下不為例即可,予以“勸退處理”顯然有所不妥。而且,從年齡特點看,高中生正處于青春期,此階段孩子有刻苦、勵志的一面,也有沖動、熱血的一面,即很容易躁動,偶爾做出一些違反常規的出格之舉,對此應該多關注、多理解、多引導。畢竟學校是教書育人的地方,在管理上還要以人為本,引人向善,更多體現人性化的一面。
倘若不分青紅皂白地冠以“壞人壞事”,并激勵同學之間的舉報行為,其中傳遞出怎樣的價值觀可想而知,而且不僅不能從根本上杜絕此類問題的再次發生,也無助于學生的人格培養。正如有媒體所指出的,“學校應該培養‘大寫的人’,而不是‘告密者’。鼓勵學生們互相舉報且‘長期有效’,就算真能‘揪出’一些調皮的學生,但讓學生們不敢信任他人,代價終究過于沉重!
學校管理是一項很重要的工作,其中也承載著育人功能。學校盡管有一定的教育懲戒權,但不能想怎樣懲戒就怎樣懲戒,而是要堅持“過罰相當”的原則,尤其要在懲戒之中體現育人之意,讓學生心服口服乃至心悅誠服,使其發自內心地認識到錯誤,進而真正加以改正。如果秉持“管住”學生的心理,旨在讓學生老老實實、一絲不茍地遵守規定,無疑會在一定程度上束縛學生的成長。其實,頑皮的學生在哪個年代、哪所學校都會有,高壓的教育管理模式只管得了一時,管不了長久,唯有堅持以愛、理解、接納等正向的方式,才能得到學生的認可,激發其向上生長的動力,進而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自然而然地生出熱愛集體、為他人著想的責任感與榮譽心,也更能起到春風化雨的德育效果。因此,如何在教育管理中體現人性化,傳遞更多的信任、尊重等,考驗的是學校管理者的水平與智慧,也考驗著學校德育工作的成效。
作為教育者,要從育人的角度而不是管人的角度,來看待學生的行為和思想,來落實落細教育管理。報道中山西運城這所學校的做法其實給每位教育者都提了一個醒,那就是無論是中小學還是大學,都要努力去了解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把學生看作發展中的個體。教育者要認識到,了解學生的行為動機比單純遏制所謂的“不良行為”更重要,比起用高壓手段讓學生心生恐懼,用感人的勵志故事、無聲的榜樣示范,更容易培育出敬畏規則、自律自強的學生,更容易催生學生內心深處的責任感與奮進之心。
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要以透徹的學理分析回應學生,以徹底的思想理論說服學生,用真理的強大力量引導學生;學校教育管理同樣要以人性化的手段對待學生,用柔性的方式關心學生,以充滿愛的行為感染學生,著眼于學生長遠的人格養成,體現出育人的初衷;氐礁咧猩谒奚岷啊秺W特曼》臺詞這件事上,即便違反了相關規定,學校完全可以通過讓涉事學生做公益服務或者在校園內義務勞動的方式予以教育引導,如罰打掃宿舍衛生、為班級打水等。當管理思想發生轉化,變得更加人性化時,也便抓住了良好的教育時機,讓校園成為美好的育人之所。
(作者系渤海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