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農村文化教育協同發展
http://www.10keji.com2021年03月18日 09:28教育裝備網
農村文化與教育問題,是兩會代表委員高度關注的重要話題。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要發展更加公平更高質量的教育,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關于農村教育,李克強總理還特別提出,推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加快補齊農村辦學條件短板,健全教師工資保障長效機制,改善鄉村教師待遇。
在迎來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時刻,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區域性整體貧困得到解決,完成了消除絕對貧困的艱巨任務,進入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新時期。在教育領域,經過70多年的努力,農村教育落后的局面徹底扭轉。
國家建立了比較完善的農村教育體系,教育發展的外部保障機制逐漸健全;形成了完整的鄉村教師培養培訓體系,教師隊伍逐步穩固;城鄉教育一體化程度不斷提升,特殊困難學生就學得到切實保障。農村教育實現了由掃盲普小教育向普及高中階段教育、由城鄉教育非均衡發展向城鄉教育一體化發展、由教育結構單一向多元、由農村學生“有學上”向“上好學”的重大轉變。
與此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近年來受城鄉二元對立發展模式的影響,鄉村與鄉村文化發展陷于迷茫與困惑,在一些地區甚至面臨衰敗與式微。在教育發展的“城市化”傾向與教育競爭愈演愈烈等因素的沖擊下,鄉村學校教育不僅與鄉村文化的天然聯系斷裂,而且陷于“城市模式”與“散漫生長”的兩難境地。教育的城市化傾向導致的農村“文化中空”,區域義務教育辦學規模、質量差距懸殊較大,職業教育基礎薄弱,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缺失,信息化建設軟實力有待提高等問題使農村教育發展仍面臨諸多挑戰。
傳統的鄉村教育深度嵌入鄉村社會文化生態。這種天然的交互關系使鄉村學校與鄉村社會形成文化共同體,相互依存、滋養。面向“十四五”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新時期,各級政府和教育部門要高度重視農村教育發展的特殊性,結合農村本土特點、地方特色文化,探索鄉村文化與鄉村學校教育互動協調發展的新機制、新路徑。要通過鄉村文化與鄉村學校教育即時、有效的互動與雙向建構,激發鄉村學校的文化影響力,使鄉村學校成為新農村現代化建設與發展的文化中心(場域),進而實現鄉村文化的挖掘、保存、傳承、創新,促進鄉村文化振興。要在建立健全鄉村學校內外部文化要素有效鏈接基礎上,因地制宜地賦予鄉村學校文化精神、文化氛圍以鄉村文化底色,重構教師文化、學生文化,豐富學校課程與教育實踐活動的鄉村文化內涵與特色,實現鄉村學校教育的高質量、健康、特色發展,培養具備開闊眼界、文化自信并且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新一代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建設者。
(作者系華東師范大學教授、國家宏觀教育政策研究院首席專家)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