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向協同縱向深化促體質健康提升
http://www.10keji.com2021年04月28日 10:50教育裝備網
日前,教育部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體質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就中小學生體質健康管理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進一步為兒童青少年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通知》從觀念轉變、教學實操和保障機制三個角度形成了政策實施的閉環,提供了抬升中小學生體質健康管理水平的教育政策依托:其一,強調觀念轉變,無論是學校還是家庭,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要樹立“健康第一”的理念,加強對學生體質健康重要性的認識,了解健康體質、智力發育、品格養成、人格發展等方面的重要性;其二,教學引領,學校要保證體育活動的時間、課程數量、教學質量,合理規劃學生在校內、校外的活動時間,為學生提供優質、高質量的體育課程教學,幫助低年級學生培養興趣、挖掘潛力,引導高年級學生適度鍛煉,讓學生都能通過豐富多樣的體育訓練,緩解壓力和疲勞,增強體質;其三,保障質量,制定科學有效的評價考核保障機制,通過對學生體質的檢測實現及時反饋,并以此為依據對教學進行調整,強化督導檢查機制和責任機制,接受家長的監督,切實改進相關工作。
筆者認為,保障青少年體質健康已經超越了傳統意義上家庭和學校的職責,貫徹落實《通知》精神,橫向上需要全社會開展以人為本的協同,縱向上需要深化提升體育專業化水平。
首先,要重視家校共育,學生的體質健康管理目標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達成,也不是僅僅通過學校體育就能完全實現,除校內的體育鍛煉以外,還需要學生養成體育鍛煉的習慣,掌握勞逸結合的訣竅,在家也能持續開展鍛煉。當前一些家長對于學生的體育鍛煉認識不足,將學生課業學習放在首位,并未在家庭中督促和鼓勵學生鍛煉身體。長此以往,學生很難養成鍛煉的習慣,不僅不利于健康觀念的養成,也將阻礙學生成長。因此,學校應該主動與家長進行溝通,引導家長形成正確認識。要合理利用公共社會資源,鼓勵青少年積極投身體育鍛煉,形成家庭、學校和社區通力合作,協同保障青少年的運動時空的氛圍。
其次,各地各部門應重點關注農村及欠發達地區學校體育開展情況,加大對農村及欠發達地區體育工作的政策傾斜和扶持。日前,央視對青少年體質發展趨勢、體育教育資源分布不均的情況進行了報道。近年來,學生整體健康素質的回升受益于學校體育工作的充分發展,但是現實中學校體育仍存在一定的問題,在科學化、普惠化上有很大提升空間,例如一些農村地區仍存在較為嚴重的體育資源缺口,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體質健康管理水平的提升。解決這一問題,需要從多方面入手。在數量上,配齊配足體育教師,借助退役運動員等相關社會力量,組建體育教師隊伍,緩解體育教師不足的問題;在教學質量上,依托“國培計劃”等相關政策措施,為農村地區的體育教師提供專業化發展培訓提升機會,提高體育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教學質量;在基礎設施建設上,合理規劃布局,讓每所學校的學生都有自由活動的一方天地,配齊基本的器材設備、建好教學和實踐活動場地;依托農村地理位置,統籌周邊公共設施,為學生提供帶有地方特色的體育教學活動。
再其次,要重視健康教育在體育教學中的推進作用,健康不僅關系著每個學生的成長,更關系到民族的未來。因此,一方面,要重視體育的育人功能,大力開展群體性體育活動,發揮體育促進人際交往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并針對不同年齡段、不同需要的學生開展相應的針對性體育指導,讓學生得到身心的全面發展。另一方面,重視中小學階段對學生體育興趣和體育運動習慣的培養,與學校健康教育有機結合,讓小學生通過體育鍛煉強健身體,引導中學生形成自我健康管理能力?茖W合理地制定評價和監測機制,根據學生發展特點制定評價標準,將過關性評價、排名式評價轉變為過程性評價、增值性評價,引導學生在接受評價過程中逐漸掌握健康知識、習得體育技能、形成健康管理能力,讓體育真正服務于每一位學生的健康發展。
(作者系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教育政策研究院副教授)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