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擊學區房炒作 守護機會公平底線
http://www.10keji.com2021年05月21日 09:36教育裝備網
北京、上海、深圳等部分城市學區房價格快速上漲,甚至成為部分投資者炒作的對象。著眼于這一情況,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明確提出防止以學區房等名義炒作房價。這是當下一段時間里,黨中央對學區房炒作的鮮明回應,既是為了落實“房住不炒”的要求,維護房地產市場的穩定,也是維護教育公平、機會公平的重要舉措。
為什么要防止學區房炒作?因為這事關教育公平、社會公平。哈佛大學羅伯特·帕特南教授曾組織研究團隊,以數年之功,追蹤訪問了生活在美國各地的107位年輕人,出版了《我們的孩子》一書。書中依次討論了窮孩子和富家子在成長過程中所經歷的全方位差距。過去40年來,隨著美國社會貧富兩級分化日趨嚴重,美國社會出現了壁壘越來越嚴重的階級隔離。越來越多的家庭住在清一色的富人社區或者清一色窮人社區,居住隔離同時轉化為教育隔離。富裕家庭的孩子更多就讀于私立學校,或者居住在更好的學區內。即便他們和寒門子弟居住在同一個學區內,也會擇校而讀進入學區內的好學校,隨后進入更高層次的大學,擁有窮孩子不敢想象的機會和人生。種種現實表明美國夢已碎,機會平等更不可能。
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也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價值追求和矢志不渝的奮斗目標。像美國這種貧富差距越拉越大,寒門子弟上升之路越來越難的情況絕不能在我國出現。
機會公平中,教育公平是最大的公平。保障每個孩子平等接受教育的權利,讓每個人都有出彩的人生,是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基礎。炒作學區房帶來的結果是優質教育資源成為富裕階層的“特權”。這是教育資源分配的不均衡、不公平。
發展義務教育,確保每個適齡兒童平等的受教育權是各級政府的職責所系。公益、普惠是義務教育的特征。防止以學區房等名義炒作房價,避免因為住房增加民眾經濟負擔,擴大教育不公的情況加劇,實際上就是從教育公平、機會公平的層面出發,防止出現貧富差距越來越大、窮者愈窮富者愈富的情況。這不僅僅是教育問題、經濟問題,也是一個政治問題。
全面推進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在于依法保障適齡兒童少年的受教育權益,為擇校熱降溫,減輕中小學生升學負擔,但在推進過程中也衍生出了學區房問題。學區房之所以成為炒作房價的工具,根本原因在于優質教育資源總量相對不足與分配不均。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匯聚了優質的教育資源,但學校的供給增速趕不上學位的需求增速。同時,區域內優質教育資源相對集中,民眾對高質量教育的需求更加旺盛,這就出現了在優質教育資源總量豐富的城市中,教育資源爭奪戰反而最為激烈、學區房炒作最為火爆的情況。
為學區房炒作降溫,根本舉措在于做大蛋糕,擴充優質教育資源總量,實現優質教育資源的均衡配置,從而淡化學區房的學區屬性。但從現實條件來看,新建、擴建學校面臨很多制約,尤其是在大城市的老城區,用地緊張是阻礙新建、擴建學校最主要的因素。優秀教師的培養同樣需要時間,無法一蹴而就。這些因素都決定了優質資源總量的增長以及分配的均衡是一個動態的、長期的過程,只有提前規劃,不斷增加政策、資源、經費投入,不斷攻堅克難,才能不斷滿足民眾對優質教育的需求。為學區房炒作降溫的另一個方向則是調整優質教育資源的分配方式。比如,變“單校劃片”為“多校劃片”,解除住房與學位的“強捆綁”關系,推動“指標到校”、推進集團化辦學等,從在區域內均衡分配教育資源入手來為學區房炒作降溫。
雖然政策方向是推進教育公平發展,但由于不同群體間利益訴求不一致,在調整劃片方式、重新劃分學區的過程中,容易產生利益糾紛乃至沖突。比如,從“單校劃片”改為“多校劃片”之后,一所學校對應的學區范圍擴大了,意味著更大范圍內的孩子有可能享受優質資源,但是對于之前獨享資源的社區來說,卻感覺到利益受損。于是就出現了一方歡迎,一方強烈反對的情況。不同利益群體之間的利益沖突可以理解,但是義務教育必須堅持公益性、普惠性原則。化解這種多元矛盾沖突,既需要教育部門通過做大蛋糕的方式化解資源爭奪焦慮,也需要全社會形成對公平、正義的價值認同。
又比如,很多地方新建了學校,但在劃分學區的過程中,一些市民卻發現新學校近在眼前卻上不了,甚至同一個小區內不同位置的住房也被區別對待。有的教育部門解釋,“就近入學”不等于直線距離最近。可是對于民眾來說,“明明學校就在自家門口,孩子卻不能就讀”是難以接受的。面對學區劃分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妥善處理好不同利益群體之間的矛盾,要求教育部門在決策過程中對學區內的情況進行充分調研,提高決策的透明度、公開度,通過聽取居民意見、召開聽證會、公示學區劃分方案等方式,確保民主決策、公開透明,確保民眾“看得懂、理得清、說得明”,用看得見的公平彌合爭議,推動改革的推進。
學區房炒作的熱度,是評價區域教育均衡水平的一個關鍵指標,也是評價地方政府履行義務教育發展責任的重要依據。區域教育真正均衡了,學區房炒作就失去了動力;當區域內校際差距巨大,發展水平參差不齊,學區房炒作就會層出不窮。所以,各地要把防止學區房炒作作為一個民生工程、一項政治任務加以重視和解決,守住機會公平、社會公平的底線。
(作者系本報記者)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