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體制機制保障隨遷子女教育公平
http://www.10keji.com2021年06月17日 09:28教育裝備網
保障隨遷子女的教育公平,是促進我國教育現代化發展的關鍵環節,也是實現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必然要求。保障隨遷子女的教育公平問題,不僅僅是教育領域的問題,也是涉及整個社會教育資源分配的復雜性、綜合性問題。客觀來說,以心理融合、身份融合、文化融合為切入點,從體制機制變革入手,可以有效促進隨遷子女的社會融入和可持續發展。
因時因地優化隨遷子女的入學制度。各地政府要建立健全以城市常住人口為基準的城市總體規劃,在兼顧教育資源分配均衡的基礎上,為非本地戶籍常住人口的隨遷子女提供優質的教育資源。要在思想認識上,打破本地人、外地人、城市戶口、外地戶口等社會身份對入學的限制。要合理、科學地設定隨遷子女的入學辦法及入學規章,考慮本地區的經濟結構、進城務工人員的就業特點,合理設置隨遷子女入學的標準,精簡審批準入條件,明確準入條件的優先順序。
完善隨遷子女教育的綜合管理體系。結合城市社會經濟發展,合理、科學配置教育資源,建立健全隨遷子女就學的多元綜合治理體系。在流動人口流入地承載力范圍內,為隨遷子女進入公辦學校設計科學合理的教育政策。積極關注隨遷子女的總體學習情況及心理發展狀態,為其配備專門的指導員及相關教師。學校應該定時安排隨遷子女家訪和多種多樣的幫扶活動,及時關注隨遷子女的生活狀況。加大對各級各類接受隨遷子女入學的民辦學校的政策支持,加大對民辦學校教育服務的購買力度和財稅補償力度,破解公辦學校學位飽和的問題,推進隨遷子女就近入學。另外,結合隨遷子女受教育的現實需求及存在困境,保障學校建設用地。加快城鄉居住區配套學校建設,新建居住區要與配套學校同步建設、同步交付使用;已建成的居住區,要統籌建設配套學校,確保有足夠的學位滿足學生就近入學需要。
建立健全隨遷子女教育質量監測機制,保障學位供給。建立對隨遷子女教育政策執行的監督機制,暢通社會各界對隨遷子女教育質量監督的渠道。完善隨遷子女教育內容,促進隨遷子女教育質量提高,保障隨遷子女獲得優質而公平的教育。同時,樹立新的融合教育理念,加強隨遷子女融合教育校本課程開發,促進城鄉學生的教育融合。
加強頂層設計,科學配置涉及隨遷子女的教育資源。增加隨遷子女流入地中小學教師的編制,加大學校教師專業素質培訓,積極關注隨遷子女的教育資源獲得途徑及獲得結果,并根據情況靈活調整有關政策。加大對較多隨遷子女學校的教育支持力度,支持各地在盤活事業編制存量的基礎上,確保接收較多隨遷子女的學校有充足的教師隊伍,滿足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需求。
建立健全政府購買隨遷子女教育服務的運作機制。完善政府購買隨遷子女教育服務的標準,建立隨遷子女教育成長支持性政策,構建隨遷子女就業服務平臺,完善隨遷子女社會保障服務體系。建立健全隨遷子女教育服務的綜合治理運作機制,主要通過科學制定隨遷子女教育服務綜合指標體系,進而完善隨遷子女教育服務監督系統,最終實現建立一套“指標—服務—監督—反饋”的隨遷子女綜合治理系統。
保障隨遷子女的教育公平,不僅是實現教育公平的內在要求,也是推進基本公共教育服務的必然要求。要堅持頂層設計與基層探索相結合,推進政府、學校、家庭、社會協同治理,以高質量教育公平發展為價值追求,促進教育資源的合理分配。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