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資助體系讓人人出彩
http://www.10keji.com2021年06月18日 09:28教育裝備網
《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提出,實現困難群體幫扶精準化,健全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體系,推進教育精準脫貧。讓人人都能通過教育出彩,不讓任何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掉隊,是教育公平的重要體現。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資助事業取得重要進展,逐步形成了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體系:學生資助項目從少到多,資助面從窄到寬,實現了“三個全覆蓋”,即所有學段(從學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全覆蓋、所有學校(包括公辦與民辦)全覆蓋、所有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全覆蓋。同時,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資助體系也面臨諸多挑戰,主要表現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識別機制有待完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金投入仍然存在缺口、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不平衡不充分、學生資助管理機構和隊伍的建設有待加強等,這些都是亟待突破的問題。
進一步優化綜合識別系統,實現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精準識別。可利用大數據、互聯網的科技優勢和多種信息技術手段,借助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實現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精準識別。在此基礎上,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建檔立卡,進行系統化管理。通過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在學校內外的活動、消費、生活軌跡的記錄與跟蹤,精準識別、精準幫扶。
進一步完善資助監督跟蹤體系,實現綜合治理。構建多維度、多渠道、多角度的資助監督跟蹤網絡,搭建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綜合治理體系。完善監督投訴渠道,建立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的互動監督機制,確保學生在提出質疑后有途徑進行投訴。完善資助評審的規章制度,建立“社會—學校—家庭”多元監督跟蹤體系。健全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監管公開系統,做到資助任務、資金使用、名額分配、監督方式等詳細信息的公開與透明。通過問卷、調查、座談等方式,建立制度化的調查跟蹤機制,根據調查結果及時改進完善有關政策,實現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的動態、實時調整。
進一步豐富資助來源渠道,實現多元支撐。動員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等社會力量,積極鼓勵社會愛心人士、企業家等建立針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資助項目、資助活動,打通社會支持與政府資助的雙向資金來源渠道。借助新媒體、網絡等渠道引導社會關注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增強對資助學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各級各類學校可利用自身影響力吸引社會資助,激發校友資助熱情。進一步完善社會捐資助學政策,針對家庭經濟困難且品學兼優的學生建立“長效成長支持基金”“升學發展助學計劃”“未來成長希望項目”等,實現多元力量支持。
進一步加強資助的管理服務水平,實現能力提升。加強組織建設,優化經濟困難學生資助的管理服務平臺,可將學生資助管理機構建設提升到學校層面,設立獨立運行的部門。明確學生資助管理機構的主要職能,包括精準宣傳國家、地方、學校的相關資助政策,建立精準識別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指標體系、動態管理信息系統,提供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有償資助平臺等。以學生資助管理機構為主導,協調有關職能部門之間的關系,明晰權責,形成科學化的學生資助管理體系。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