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與高校加強合作帶來多贏
http://www.10keji.com2021年07月22日 09:51教育裝備網
據《重慶日報》報道,重慶市政府與南京大學、中國農業大學、華中師范大學、西南交通大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有關區縣(園區)與南京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南昌大學簽署落地協議。
此舉并非地方政府與知名高校合作的首例,較早進行探索的是處于東部沿海地區的深圳市。如今越來越多的西部省份不斷加強與全國知名高校的戰略合作,是一個可喜的好現象。
地方政府與高校合作,要建立在充分發揮各自優勢的基礎上,即地方政府充分利用高校的教育、教學與科研資源來發展經濟,高校則把地方作為科技成果落地轉化和應用示范的平臺。重慶與5所高校的合作各有側重,各取所需。例如,南京大學將根據重慶市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為全市戰略發展規劃、區域經濟發展、科創中心建設等提供決策咨詢、評估和論證服務,主要發揮重慶市整體發展智囊團的作用。中國農業大學將重點圍繞西部大開發、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和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等開展理論和應用研究、政策咨詢與規劃等活動,助力重慶市鄉村振興戰略的全面實施。
長期以來,我國地方政府、高校、區域社會三者互通的運行機制尚未完全建立,并沒有相應的第三方組織機構來協調地方政府與知名高校之間的關系。進入新時代,無論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還是加快推進地方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都需要地方政府主動出擊、主動“聯姻”,使高校的優質資源得以最大化、最優化利用。
地方政府帶著誠意,積極與高校尋求合作,既可以從宏觀角度入手,也可以在微觀層面展開。在宏觀層面,地方中長期發展戰略、城市建設規劃、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及企業創新、城市經濟圈建設、新型智庫建設等,都可以涵蓋其中。微觀層面可以是雙方合力解決具體的實際問題,如地方政府幫助高校解決部分畢業生的就業問題,高校也可以幫助地方政府發展城市智能化建設等。通過合作,地方政府完善了城市基礎建設,更好地為民服務,高校也在服務過程中充分了解了區域社會的需求和發展趨勢,并據此調整人才培養目標、學科方向、專業結構、課程體系,加強實踐教學,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地方政府與高校合作的本質是不同資源要素的優化組合和更好流動,通過合作來彌補各自資源要素的短缺,這是合作開展的深層動力。但要實現雙方深度、持續、穩固的戰略合作,必須建立在法治的基礎之上,最終落實在優秀人才的培養層面。地方政府應建立科學合理的宏觀調控機制,從完善立法、政策制定等方面對高校參與地方經濟發展予以全面支持和條件保證。高校也要做好長遠規劃,量力而行,真正以高質量的教學、科研來發揮社會服務的職能。
重慶與5所高校的戰略合作,其中重點之一就是人才交流培養方面的合作。例如,西南交通大學將圍繞重慶產業發展規劃,聚焦“高、精、尖、缺”人才的培養和引進,開展人才交流和培訓。華中師范大學將以聯合實施項目、對口培養人才等方式,與重慶師范大學、長江師范學院等高校共同培育一批重點學科。當地方政府有與高校“結親”的滿滿誠意和踏實行動,高校帶來的“彩禮”足夠豐厚、足夠誘人,這門“親事”想必更容易取得圓滿的結果,最終造福一方百姓,實現地方與高校的高質量發展。
(作者系渤海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教師)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