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感恩尊師成為一種自覺習慣
http://www.10keji.com2021年09月22日 11:19教育裝備網
今年迎來第37個教師節。節日雖“年輕”,但縱觀歷史長河,我國尊師重教的優良傳統卻可以追溯到很早。數不勝數的故事,無不彰顯著對老師的尊敬,尊師重教早已成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許多人心中,老師傳授廣博的知識、做人的道理,解答各種問題,指引前進道路,即使在知識爆炸的時代,老師不一定比學生懂得多,但在很多領域,老師依然是學生的領路人。
但凡為師者,都要注重德才兼備,不僅要教授學生“謀事之才”,更要傳授學生“立世之德”,而立德顯得更為重要。“最美教師”張麗莉在失控客車沖向學生的生死關頭挺身而出,救下了學生,自己卻被卷入車輪下造成雙腿高位截肢;“泰州最美教師”楊向明舍命勇救落水兒童,一個人感動一座城;“全國優秀教師”張桂梅用艱辛與拼搏把1800多名貧困女孩送出閉塞的大山,點亮了她們的人生,更讓她們懂得了拼搏的價值。而今,為師者早已成為社會道德的標桿。
我們身邊許許多多看似平凡的老師,克服種種困難,不能全身心照顧家中的老人,不能全情陪伴年幼的孩子,卻從早到晚全程忙碌,上課、批改作業、輔導談話,陪伴是每位老師對學生最長情的告白。正是有了老師的言傳與身教、堅持與守護、奉獻與付出,才有了無數學子的成長、成才和成功。
“凡學之道,嚴師為難。師嚴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學。”只有尊敬老師,才知道尊重知識,然后知道要努力學習,尊道敬學就源于此。尊師重教是一個民族文明進步的標志,感恩尊師必須是思想上的自發應然。我們應該像敬愛父母一樣尊敬老師、懂得感恩,這種情感應該是發自內心、完全自愿、不帶任何功利和世俗色彩的。而感恩尊師,其實在日常點滴。課堂上,專心聽講,全心投入,堅定的目光緊跟老師,一個輕輕的點頭,告訴老師你聽懂了,或者搖搖頭,不懂就問,及時回應老師的講授便是尊重;下課后,無論在哪里看到老師,一抹甜甜的微笑,一聲禮貌的“老師好”,這也是一種尊重。看到老師捧著厚厚的作業,趕緊上去搭把手,幫老師擦好黑板、加杯熱水,點滴關照,也會讓老師心頭溫暖,這依然是對老師的尊重。當這些點滴行為成為一種習慣、一種自發本能時,說明尊師已經成為你的優秀品質。
筆者所在學校最近組織了“老師,我想對您說”主題征文和手寫體圖片送祝福活動,一幅水粉畫讓我印象深刻:畫面中向日葵搖曳、白鴿飛起,一位長發飄飄的老師的背影,溫暖而唯美。娟秀小楷寫著:“我或許是您眾多桃李中微不足道的一個,而您卻是我人生道路上不可或缺的燈塔,教誨我、糾正我、指引我,讓我走上一條無悔的人生道路。老師,我想對您說,謝謝您!”雖沒有華麗的語言,卻能讓人感受到學生對老師發自內心的感恩、尊重和崇拜。這樣的表達,很美很真。
感恩尊師的根本在于努力成就自我。教師肩負的使命是“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教師的工作宗旨就是努力讓每一個學生成人、成功、成才。在情感上親近、理解、信任老師,在行為上尊重老師的勞動,遵從老師的教誨,用成長和發展回報老師,努力使自己成為優秀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將來為國家、為社會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這就是最好的感恩尊師方式,也是對老師最好的回報。人們常說“老師成就學生”,優秀的學生反過來也成就老師,學生成才是為人師者最大的幸福。所以,從這美麗的秋天開始,讓我們從點滴做起,以理想、信念為針,以勤奮、拼搏為線,和老師一起編織最美的絲帛,成就彩色的教育夢想。
(作者系江蘇省口岸中學校長)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