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學科規模釋放高校內涵發展決心
http://www.10keji.com2021年09月29日 09:33教育裝備網
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也是新一輪“雙一流”建設啟動之年。隨著秋季新學期開啟,不少高校都相繼召開了專題會議,部署安排新一輪“雙一流”建設工作。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經有超過70所高校在各自學校官網報道中宣布著手推進新一輪“雙一流”建設。其中,清華大學提出了包括“控制學科規模、持續擴大文科影響力”等在內的十點要求,引起了各大媒體和學術界普遍熱議。
從高校學科建設的生態系統構建角度來看,清華大學的文科建設思路,深刻反映出當前國內高校學科建設正逐漸回歸理性,正在實現從規模擴張到追求高質量內涵發展的學科建設模式轉換,是在準確把握和深刻理解新時代高等教育辦學規律的基礎上作出的扎實舉措。
從“雙一流”建設實踐來看,各高校都在積極圍繞一流學科布局與整體學科提升,努力完成一流學科建設目標任務。很多高校在進入第一輪“雙一流”高校建設名單后,一直持續發揮自己的學科優勢,提升教學科研質量,從某種程度上說,也是想持續保持在“雙一流”高校建設名單中的位置。
例如,北京大學強調要以一流學科建設為牽引,加快創建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廈門大學強調,將進一步完善學科體系、人才體系、治理體系和保障體系等;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強調要全面推進“雙一流”建設,按照優先發展學科、基礎保障學科、重點支撐學科、特色建設學科四個層次,統籌推進學校學科分層分類建設工作。
高校要實現新一輪“雙一流”建設目標,關鍵在于做好一流學科建設,以大師云集、英才輩出、成果卓著、貢獻突出實現一流聲譽的內涵,在學科布局上強化特色、鞏固優勢、夯實基礎、培育增長,實現學科分類建設與評價。關于優化學科布局,近期各高校紛紛自行撤銷一批博士碩士學位點,或者發布學科建設預警可謂最好的例證。客觀反映出高校的學科建設正在從“重規模數量擴張”逐漸回歸到“重內涵建設和質量提升”。因此,高等教育未來的建設方向將更看重一流學科對大學整體發展的帶動作用,淡化身份,聚焦學科發展水平和質量。
眾所周知,學科建設需要時間和經歷的積累,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投入和奉獻。因此,在優化學科布局的過程中,高校應全面分析不同學科發展態勢,敏銳把握學科發展方向,著眼于學科建設生態體系,充分考慮和尊重學科建設的內在規律,充分認識和考慮學科間的相互有機聯系與支撐。完善學科新增與退出機制,力戒學科布局和調整的“簡單化、主觀化、行政化、隨意化和人為化”。
高校在制定新一輪“雙一流”入選標準時,要聚焦建設教育強國的戰略目標,妥善處理各種關系。要面向國家、時代的需要,面向建設世界高等教育強國的戰略目標,處理好學科水平與學校實力、中國特色與世界一流、國內評價與國際評價、單項指標與綜合指標、交叉學科與傳統學科、急需學科與一般學科的關系。高校既要以學科水平為基礎,還要綜合考慮學校整體學科生態體系,突出人才培養質量,向符合國家重大戰略的學科給予優先支持,與國家和區域發展戰略需求緊密銜接,加快建設對接區域傳統優勢產業,以及先進制造、生態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學科。
新一輪的“雙一流”建設不應再走傳統意義上“資源依賴”的路徑,而應在人才培養、學科建設、科技創新、人事制度改革等關鍵環節大膽改革創新,突破體制機制的制約,產生資源投入的疊加效應和乘數效應,從而有效賦能大學內涵式高質量發展。
(作者系吉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教授)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