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課堂教學改革構建協同育人模式
http://www.10keji.com2021年11月30日 09:29教育裝備網
“雙減”工作是一項長期性、復雜性、系統性的工程。守立德樹人之正,創協同育人之新,是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實現學生全面發展的有力保障。那么,學校應如何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強化學校教育主陣地的作用?作為“雙減”下的學校領導者,應有以下幾個方面的深度思考:
一是辯證看待“減”與“加”的關系,思而變。“減”絕不是簡單的“減少”,而是一次深化教育改革的新征程、新挑戰。“減”即“去繁”,按照教育規律,減去重復性的、機械性的內容和負擔,在調整結構、提升質量與內涵上下功夫,實現“從簡”。例如:以“壓總量、控時間、調結構、提質量”為總要求,推行作業改革,落實“彈性作業”。“加”則是指在精準研究學情的基礎上,提升教育教學的科學性、針對性,從而實現教學效果“佳”。例如:優化學校課程結構,進一步豐富課程內容,增加興趣課程、勞動教育課程、生涯規劃課程、選修課程等個性化課程,從而實現課程育人。
二是深化課堂教學改革,謀而定。校長要從辦學思想、教育理念、育人方式、國家政策等方面引領全校師生,努力培育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課堂是育人的主陣地,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則是“雙減”工作順利進行的“助推器”。這就要求課堂必須精準把握學情,尊重學生差異,培育核心素養,精準把握教材,關注學生思維品質和創新能力的提升,培養關鍵能力,最終實現“向課堂45分鐘要效益”。
三是構建協同育人新模式,做而實。根據“雙減”政策和最近頒布的家庭教育促進法,校長應進一步完善育人機制,搭建學校、家庭、社會溝通平臺,營造協同育人的良好教育生態。例如:邀請家庭教育專家開設講座,向家長宣傳科學的教育理念;邀請家長代表參與學校的課后服務工作,與家長形成教育合力;開設家長講堂,為學生拓寬學習的渠道。通過家校聯動,匯聚社會育人資源和力量,為學生成長提供實踐與體驗的良好環境和場所。
總之,學校應以落實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牢牢抓住“雙減”工作的重點是“提質”這一本質要求,不斷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真正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作者系教育部基礎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跨學科教學專委會委員、西安交通大學附屬中學校長)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