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雙減”校內校外要雙向發力
http://www.10keji.com2021年12月02日 09:43教育裝備網
落實“雙減”要從校外治理與校內提質雙向發力,最終實現三個回歸。
讓教育回歸學校。學校是教育的中心,是學習真正發生的地方。“雙減”就是要讓教育回歸學校,讓學生學習回歸學校。
讓學校回歸育人,“雙減”要求學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強化學校教育主陣地作用,按教育規律辦學,促進學校高質量發展,切實提高學校育人水平。
讓學生回歸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學校要全面落實三全育人、“五育”并舉,讓學生在學校自由思考、自由想象、自由愛好、自由探索,促進學生興趣愛好和自由探索的滿足、個性特長的發揮、潛能的充分釋放。
學校落實“雙減”,重在校內提質。現結合人大附中航天城學校的實踐分述如下:
黨建提質,突出學校黨組織在“雙減”中的領航作用。學校黨組織是黨在學校中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在“雙減”工作中要發揮領航辦學方向,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的基層黨組織,領航育人模式,領航教師發展等作用。
課程提質,為“雙減”提供優質載體。課程是學校的辦學理念、育人目標、特色發展的主要載體。為此,要落實課程建構的“三方責任”。學校要全面落實國家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建構學校課程結構,學科教研組要建構學科課程體系,教師要開設“精品課程”、開發“精品課例”。
課堂教學提質,讓學生在課內學會、學好。以“單元教學設計與實施”為抓手,推進課堂教學提質增效。抓住課堂教學要素,變革課堂教學。發揮優秀課例的作用,促進課堂提質。
作業提質,讓作業有趣有料。學校在引導教師分析研究作業為何成為學生負擔的基礎上,針對性地開展以下工作:加強對作業設計的專項教研、分層布置作業、豐富作業形式、將勞動與作業有機融合、加強作業的統籌管理。
課后服務提質,讓學生在校內學足、學好。學校在規劃課后服務課程時優先體育活動。學校社團及選修課向體育類傾斜,每月利用課后服務時間組織全員參與的群體性體育比賽,每天上下午體育活動各30分鐘。
教研提質,為教師專業發展提供澎湃動力。通過教研來促進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的教師隊伍建設。校領導和教學干部、教研組長隨時進課堂聽課,鼓勵學科間或跨學科教師相互聽課。每位教師每學期至少承擔一節校內公開課,聽課30節以上。分層開展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骨干教師課堂教學引領課、跨學科主題融合課程研究等,提高課堂質量。
健康提質,為學生的發展奠定基礎。落實小學每天一節體育課,初中每周4節體育課,每天一個大課間,對大課間作出統籌細致的安排。體育場地統籌安排,樓內場地、戶外場地、體育設施設備充分使用。教學質量既關注健康提質結果,又關注健康提質過程,還關注健康提質方法措施的有效性。精心設計體育作業。
管理提質,給教師以專業支持。面對“雙減”背景下的新問題、教育教學改革的熱點難點問題,要善于激發、引領教師的教育改革。通過多種渠道廣泛聽取教師意見和建議,通過深入課堂聽課評課、專題研討等途徑給予教師專業的支持,與教師一起攻堅克難、守住教育的本真,提升育人質量。
家庭教育提質,家校協同育人,追求教育效果最優化。建設專業化教師隊伍,指導家庭教育。創建家長學校,帶動家長一起成長。定期召開各級家長會,及時給家庭教育加油。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做好家校共育工作。加強家校互動,增進了解、互相理解、協同育人。
(作者系教育部基礎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數學教學專委會委員、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航天城學校校長)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