績效獎豈能“近水樓臺先得月”
http://www.10keji.com2022年01月13日 09:47教育裝備網
又到了歲末年初,到了對教師一年工作進行評價的時候。近年來,各地中小學教師的工資結構里多了一項績效獎。顧名思義,這個獎金重點是對一線教師在教育教學上做出成績的獎勵,體現了制度層面設計的多勞多得、優勞優酬的分配原則。
可有的地方卻沒有正確理解和實施好這項分配原則。前不久,有教師給筆者發來信息稱,在他的學校績效獎單里,學校一線教師的績效獎金都在1500元到2000元左右,這位教師在學校里教兩門主科,績效獎為1800元。而學校中層以上的領導干部的績效獎卻有11000元之多。這種“近水樓臺先得月”的分配方式,讓教師們憤憤不平。
管理者當然辛苦,但只要對學校工作有了解的人,都會對把獎金分給管理者自身的做法感到不妥。“教師第一”應該成為絕大多數業內人士的共識。學校工作的成敗關鍵在教師。一所社會認可、人民滿意的學校,肯定有眾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教師在那里認真工作、無私奉獻。如果學校管理者對此視而不見,一心只想著自己辛苦勞累了,或是感覺這是管理者領導有方,應該好好獎勵自己,把獎金的大部分安排給管理人員,這將極大地挫傷廣大教師的工作積極性。這樣的學校注定不會有高質量和好聲譽。
管理者最不能做的是“利己損他”的行為。對比一些學校的規章制度,很容易發現,那些用績效來調節“利他且利己行為”和“利他而損己行為”制度較多的學校,往往有著較好的校園生態。管理的本質是激發善意,管理的全部努力是使人不斷向好。如果不重視對教師額外勞動的補償,學校風氣就會越來越消極。因此,制度設計不能回避人性。管理者不僅應在制度設計上體現“教師第一”,還應把福利更多地放在老師們的家人身上,把子女入學、配偶工作、老人看病等問題作為學校的頭等大事。學校應秉持“竭盡全力幫助老師,以方便老師竭盡全力幫助學生”的核心價值觀。這樣的制度由于把重點放在對人的關心上,所以就能超出一般的福利制度的性質,帶有很大成分的激勵作用。
那種在績效獎勵上“近水樓臺先得月”的利己損他的行為應盡快停止。應從成就師生、發展學校出發,既不回避人性,又著眼調動全體教師的工作積極性,認真設計好包括績效獎在內的各項獎勵制度,讓它們充分發揮應有的作用。
(作者系媒體評論員)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