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與實踐緊密結合提升大學生競爭力
http://www.10keji.com2023年06月28日 09:41教育裝備網
又到畢業時節。“懷君萬里別,持贈結交親”,老師們為即將遠行的學子送上畢業禮物給予美好祝福,在許多高校中已愈發尋常。近日,上海一高校新聞學教授把畢業生的課程作業出版成書作為畢業禮,饒有新意。這部公開出版的作品集由畢業生與指導教師共同完成,記錄了新聞院校師生走進基層調研的成長足跡,是一部生動的實踐教學案例,對于高校人才培養也有啟發意義。
在畢業生即將步入工作崗位之際,大學所能給予學生的不只是一份別出心裁的畢業禮。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提升學生的專業能力和職業素養是關鍵。高質量的高等教育必須在這方面有大投入、下真功夫。專業能力強不強,用人單位最有發言權。隨著中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能力要求水漲船高,實習履歷和實踐成果往往成為體現專業能力的標志,甚至成為不少單位招聘應屆生的條件。在此背景下,高校專業能力培養不能滿足于講授理論知識,在專業出口對接方面,高校要提前布局謀劃,多替學生著想。產教融合、在實踐中教學,不僅能強化課堂上的專業知識,也能鍛煉學生的專業能力,是教育供給側改革的重要途徑。像這類公開出版的課程作品,也有可能成為應屆生求職的“硬通貨”。
近年來,高校就業工作面臨一定挑戰,不僅就業不對口的情況越來越常見,“唱衰”某專業的聲音也此起彼伏。其實,人們今天所說的“某某專業衰落”,并不一定是指這個專業不夠好或者過時,而是指這個專業競爭壓力較大。不只最近頗受爭議的新聞傳播專業如此,不少專業也面臨這種情況。專業競爭壓力大的成因相當復雜,不是單靠高等教育就能解決的。但一個淺顯的道理是,越是競爭壓力巨大的專業,越需要培養學生過硬的核心競爭力,而核心競爭力往往要從實踐中來。
因此,高等教育要想方設法為培養學生的核心競爭力創造條件。被結集出版的課程作品是一個微小卻具有樣本意義的嘗試。類似的嘗試在其他高校也有不少,比較新的例子是不少學校近年來建成的虛擬仿真實驗室,但在實踐中教學還有必要不斷守正創新、推陳出新。
為此,要充分做好體制機制上的保障工作。一要探索并形成有利于在實踐中教學的激勵機制,鼓勵實踐教學方式上的創新。二要落實在實踐中教學的必要經費。當前有的高校教師由于經費缺乏,只能自掏腰包承擔交通食宿等費用帶學生實踐。三要做好產學研深度融合。不僅要在實踐教學上把企業“拉進來”,讓學生“走出去”,更要利用好校辦產業和成果轉化資源。四是相關部門和企事業單位在法律法規允許的范圍內,可以適當給高校實踐教學創造便利條件。比如,給予校辦教學型企業政策優惠,為高校師生外出實踐提供差旅協議價、折扣價,為學生實踐成果發表提供出版資助等。五要形成對實踐教學的動態績效監測和評估機制。實踐教學要堅持成果導向、績效導向。通過動態監測與評估,不斷改善實踐教學方式,提升實踐教學的“性價比”。
(作者系重慶大學新聞學院國際傳播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