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脫貧工作須應對新趨勢
http://www.10keji.com2020年03月25日 09:59教育裝備網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教育作為脫貧的基本途徑之一,新的形勢下教育脫貧該如何做,尤為值得關注。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黨向人民、向歷史作出的莊嚴承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更重要的也是更難做到的是“全面”——“小康”講的是發展水平,“全面”講的是發展的平衡性、協調性、可持續性。在這一偉大進程中,教育的作用至關重要,教育脫貧是順利實現脫貧攻堅的基礎保障,是相對貧困人口脫貧、鄉村社會振興的基本要求,更是國家脫貧戰略的基本組成部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后,雖然教育脫貧的形勢發生了新變化,但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相對貧困問題的長期存在,對教育脫貧戰略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挑戰,迫切需要調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后教育脫貧戰略的推進路徑、實踐方式等。
首先,要從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促進教育治理體系現代化的全局視野看待教育脫貧。教育脫貧的頂層設計和戰略規劃,對教育體制機制建設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戰,是建立現代化教育治理體系、提升現代化治理能力的基本要求。“十四五”時期是總結教育脫貧攻堅先進經驗,穩固教育脫貧成果,解決相對貧困問題,支撐鄉村戰略順利實施的關鍵期。要將教育脫貧的有關內容納入國家“十四五”教育規劃,綜合運用各種政策資源,統攬全局、協調各方,確保脫貧摘帽不摘教育脫貧政策。其次,明確教育脫貧目標、任務、政策、路線等,進行科學規劃。教育脫貧是更持久更深沉的扶貧,有助于阻斷貧困代際傳遞、解決相對貧困問題、支撐鄉村戰略實施。教育脫貧政策對中國脫貧具有全局性影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后教育脫貧戰略的調整是我國教育脫貧進一步深入推進的需要,要重點對教育脫貧攻堅先進經驗、教育解決相對貧困問題長效機制、教育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的使命任務和重點舉措進行謀劃,這是做好國家教育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
除此之外,還要完善具有中國特色的教育脫貧政策,解決教育扶貧方向、路線的實踐問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脫貧摘帽之后,實踐中依然存在相對貧困問題,而且鄉村振興也離不開教育扶貧的深入推進,在新形勢下明確教育扶貧的戰略推進目標、任務、路徑、手段,分步有序解決實踐中教育脫貧的資源配置、項目設計、人員安排、評估監測等問題,便于教育精準扶貧。而且,反貧困是國際社會十分關注的重大政策問題,也是各個國家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的熱點、難點問題。我國的教育扶貧在制度設計、政策建設、實踐探索、實踐效果等方面具有十分突出的特點,未來需要系統研究中國教育扶貧的推進問題,從全局、歷史、戰略、實踐的角度,科學地呈現中國方案,系統分析教育脫貧、扶貧的先進經驗;開展政策過程研究,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政策理論與方法;形成基于本土、具有創見的教育脫貧模式和經驗。
教育脫貧是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后教育對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相對貧困問題的解決具有持續、巨大的作用,這是教育公平縱深推進的迫切需求。關于教育公平的推進,以往多從入學機會、教育過程、教育結果等方面開展有關工作。筆者建議,今后要從辦好公平有質量的教育角度,增加教育扶貧、脫貧視角,開展深入促進教育公平的底線教育問題分析,豐富教育公平的政策工具,進一步完善具有中國特色的教育公平政策體系。
(作者系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教育政策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