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心理戰“疫”是重要功課
http://www.10keji.com2020年04月01日 09:27教育裝備網
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日前宣布,武漢將于4月8日零點解除封城。工廠復產了,商超復工了,學校也復學了,春天里按下的“重啟鍵”既是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重大進展的標志,也意味著我們的生活將逐步轉入“后疫情時期”。
疫情總會過去,學習還要繼續。隨著近日全國多地開學時間陸續確定,師生們又將重返校園。誠然,疫情防控是開學后校園治理的重中之重,時下各地教育部門不約而同地表達了堅決態度:學校開學條件核驗不合格不得開學。可以想見,接下來的日子,各類各級學校必會以最嚴苛的標準、最嚴謹的態度護佑師生的健康安全。
道理也不復雜:一是時下國內戰“疫”向好的態勢,只是初步有效控制了疫情,而非已經將病毒徹底根除。二是國際疫情全面告急:世界衛生組織官網最新數據顯示,新冠肺炎疫情已影響到全球201個國家和地區,而疫苗的研發“至少需要12至18個月”。因此,在“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形勢之下,開學后如何做好師生健康防護必是各方關注的熱點話題。
不過,除了面上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之外,恐怕還要重點做好新冠肺炎確診或治愈師生的關愛工作。很多人可能都注意到了一個常識性細節:前段時間,在各地援鄂的醫療救助隊伍中,除了呼吸、重癥醫學等科室專家之外,心理醫生基本都是隨隊出征的“標配”。事實上,疫情之中,很多人都可能產生創傷后應激障礙或創傷性再體驗等癥狀。焦慮、失眠、記憶閃回等,多是心理問題的征兆。對于驟然失去親人甚至沒能正式告別的人們來說,心理創傷的修復將是一場持久戰。
可以推斷的是,對于受病毒傷害的師生來說,無論在治療中還是在康復后,心中總會蒙上或深或淺的陰影。有專家認為,疫情后期,新冠肺炎感染者所受到的心理創傷會日益凸顯,他們承受著病毒的折磨、喪親的痛苦、愈后對生活的迷茫等各種悲傷,心理疏導將成為接下來工作的重點,“心理戰疫”需要得到高度關注。
對于校方來說,關愛受病毒傷害的師生,當分兩步走:第一步是摸排情況。將本校曾經確診新冠肺炎的師生情況摸排清楚,因校制宜、因人制宜,建立校本特色的干預與疏導機制。第二步是專業疏導。結合國家衛健委印發的《新冠肺炎疫情緊急心理危機干預指導原則》和國務院印發的《新冠肺炎疫情心理疏導工作方案》,學校應利用本校心理資源,循序漸進、以人為本地做好關愛工作,由點及面、點面結合,為校園構筑起疫情防控的“心理防護墻”。
除了心理上的慰藉之外,還應關注他們的所需所想,營造健康理性的校園輿論環境——在防控疫情慎終如始的同時,禁絕出現“疫情歧視”“地域歧視”等。對于學校來說,既不能盲目樂觀,亦不能過度防御,掌控好疫情防控的“時、效、度”,讓每個師生都能感受到“沒有人是一座孤島”,亦是給受病毒傷害的師生的最現實、最溫暖的關愛。對于已經開學或即將開學的學校來說,應急預案、全面消殺、安全排查、物資儲備、防疫培訓、實戰演練等固然缺一不可,但關注師生的心理準備,特別是關愛受新冠肺炎病毒傷害的師生群體,也是重要的功課之一。
(作者系媒體評論員)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