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學科評估方案 強化人才培養核心地位
http://www.10keji.com2020年11月04日 10:24教育裝備網
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 龔旗煌
專家解讀《第五輪學科評估工作方案》
日前,《第五輪學科評估工作方案》公布,新一輪學科評估工作即將啟動。此次學科評估是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的突出體現,體現了黨和國家對人才培養工作的高度重視,堅持了“扎根中國大地辦大學”的根本遵循,對于戰略轉型期的中國高等教育發展,將產生深遠的影響,發揮重要的導向作用。
此次學科評估以“立德樹人成效”為根本標準,以“質量、成效、特色、貢獻”為價值導向,以“定量與定性評價相結合”為基本方法,從評估理念、指標體系、評價方式上進行了優化和有益探索。其中最為突出的就是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進一步強化人才培養的核心地位,加強人才培養質量評價的方向性、系統性、過程性、成長性和多元性。
第五輪學科評估將“聚焦立德樹人”放在了第一原則,并在具體指標中突出了人才培養質量的核心地位,凸顯了學科建設支撐人才培養的重要作用。引導立德樹人貫穿整個辦學過程,完善和調整了相關二級指標的評價內容,突出思想政治教育成效、課程和教學體系建設、科研育人水平等關鍵指標。這些指標上的優化將引導廣大高校把提升人才培養質量作為辦學的核心,加大對人才培養工作的投入,優化辦學方式和人才培養模式,推進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建設,構筑良好的學科生態和人才培養環境。
第五輪學科評估在強化人才培養核心地位方面體現了“三個堅持”。
一、堅持以德為先,能力為重,全面發展的科學人才觀。
此次學科評估中,將思想政治教育成效作為人才培養的首要指標,把德智體美勞的“五育”要求貫穿“培養過程質量”“在校生質量”“畢業生質量”評價的各個方面。通過學生問卷調查,了解學校和導師對學生進行德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情況;通過用人單位調查,加強對畢業生理想信念、品行、勞動價值觀等綜合素養的考查。在代表性在校生和畢業生信息中,強調提供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成果。這些指標設計,是對學校踐行立德樹人、“三全”育人的全面體檢。
二、堅持教學基石地位,回歸教書育人初心。
為了扭轉“重論文、輕育人”不良導向,促進廣大高校重視教學工作,第五輪學科評估突出發揮教學在人才培養中的基礎性作用,將教授為本科生上課作為重要觀測點,強調教書育人是教師的第一職責;將“出版教材質量”調整到人才培養質量指標下,明確教材是教學重要載體的定位;改革課程教學質量評價方法,重點考察學科在課程建設、教學體系建設方面的實際投入和成效。這些正確導向都與教育發展規律相契合。
三、堅持發揮科學研究對人才培養的支撐作用。
點亮科技創新與人才培養融合之路,將知識學習和科學探索有機結合的主要路徑就是科研育人。“重科研輕教學”的討論持續多年,但多從二者獨立的視角爭論,長期以來,科研育人在培養拔尖創新人才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對科研育人效果進行評價本應是大學學科評價的一個重要方面,但受制于標準難量化、效果滯后性的局限,而被長期淡化或忽略。第五輪學科評估打破孤立壁壘,提出“科研育人成效”導向,科研支撐教學的融通理念,增加了科研育人效果這一重要觀測點,開啟了對科研育人情況評價的有益探索,這在國內外眾多學科排名評估中都是前所未有,也是難能可貴的。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評價改革事關“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第五輪學科評估結合新形勢的新要求,繼承中創新,引領中發展,指標體系更加完善,評估方法更加成熟。在貫徹教育方針和尊重教育規律方面,更加緊密結合,更加引導有效;在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方面,更加強化人才培養為中心,更加注重育人的成效和質量;在促進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方面,更加注重人才培養與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的緊密結合和相互促進。這充分體現了學科評估鮮明的旗幟導向,彰顯了“中國特色”學科評估應有的責任和擔當。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











首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