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構建中國特色學科評估體系
http://www.10keji.com2020年11月04日 10:27教育裝備網
廈門大學教育研究院院長、教授 別敦榮
專家解讀《第五輪學科評估工作方案》
學科評估是促進高校學科建設、提高辦學水平的重要治理機制,是以學科為評估單元、對開辦研究生教育的高校辦學水平的關鍵體檢。自2002年首次開展以來,已經完成了四輪,在高教界產生了重要反響,受到了高校的高度重視,對高校學科建設發揮了重要的促進作用。
為貫徹落實《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精神,日前,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公布《第五輪學科評估工作方案》,將于近期啟動第五輪學科評估工作。這是在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國家采取的促進高等教育內涵發展、建設高等教育強國的重大舉措,必將對加強高校學科建設,增強辦學實力,實現高質量發展,形成新的發展格局產生深遠的影響。
一、學科評估是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的推進器。
《總體方案》提出,“改進學科評估,強化人才培養中心地位”,為學科評估指明了方向!豆ぷ鞣桨浮吩趫猿智八妮喸u估“提高質量、優化結構、鼓勵特色、協同創新”基本原則的同時,進一步強化人才培養中心地位,堅持以“立德樹人成效”為根本標準,以“質量、成效、特色、貢獻”為價值導向,在保持一級學科整體水平評估基本定位和評估體系框架基本穩定的基礎上,全方位體現立德樹人成效,全過程考察立德樹人成效。比如,在“人才培養質量”一級指標中,分別從“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培養過程質量”“在校生質量”“畢業生質量”四個維度,強化方向性、系統性、過程性、成長性、多元性等“五性”評價!豆ぷ鞣桨浮穼⑷瞬排囵B中心地位置于學科評估的首位,貫徹在評估指標體系各方面,將有助于引導高校全面貫徹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樹立注重質量的學科文化,從根本上轉變辦學方式,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
二、學科評估是實現高等教育治理現代化的重大舉措。
《工作方案》針對“五唯”問題,采取了一系列具體措施,引導高校樹立正確的發展觀,轉變辦學方式,完善評價標準,潛心抓好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例如,在人才培養方面,增加了考核思想政治教育特色、教學質量、科研育人、學生就業質量和職業發展質量等指標;在師資隊伍方面,不唯學歷和職稱,不設置人才“帽子”指標,加強了對師德師風的考核;在科學研究方面,不唯論文和獎項,不設置發表論文數、出版專著數、申請專利數等指標,突出原創性、前沿性、突破性成果。不“以刊評文”,淡化論文收錄數和引用率,不將SCI、ESI相關指標作為直接判斷依據,突出標志性學術成果的創新質量和學術貢獻……這一套“組合拳”的運用,將有利于高校全面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校準高等教育辦學方向,深化教育治理現代化改革,全面提高辦學水平。
三、學科評估已經形成鮮明的中國特色。
第五輪學科評估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立足我國高等教育實際,在全面總結前四輪評估經驗的基礎上,堅持繼承創新,按照“改革結果評價、強化過程評價、探索增值評價、健全綜合評價”要求,完善了評估指標體系設計,改進了評估方法和手段,使評估更能體現時代性、先進性、科學性和可行性。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學位中心將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加強與有關部門協同和國內外第三方數據機構合作,建立學科大數據庫,提供給學校審核補充或與學校填報數據比對核驗,不報送任何紙質材料,不“進校”開展評估,以減輕學校負擔,減少對高校正常辦學干擾。就形式而言,學科評估是高等教育治理現代化的重大舉措;就實質而言,它是一種價值引領。學科評估立足中國國情和高校學科發展實際,已初步構建中國特色的評價體系,凸顯了高等教育評估的中國風格和中國氣派。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











首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