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十四五”,區域教育何為
http://www.10keji.com2020年12月22日 09:31教育裝備網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規劃和建議》),科學擘畫了未來5年乃至15年中國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藍圖,也為各地科學謀劃“十四五”和“二〇三五”提供了基本遵循,指明了方向和目標。
對標《規劃和建議》中列舉的各項目標任務,區域教育該如何作為?筆者以為,地方教育行政部門必須制定科學合理的區域教育發展“十四五”規劃,引導地方教育科學高效可持續地發展。
好的規劃是什么樣的
首先,區域教育發展“十四五”規劃要堅持正確的教育發展方向,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和各項決策部署。要立足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立足區域發展戰略。
近年來,黨中央高度重視教育,以中共中央、國務院名義先后針對教師隊伍、學前教育、義務教育、勞動教育、教育評價等領域印發專門性文件,將教育事業置于前所未有的戰略高度,同時也提出了明確的政策要求。這些決策部署為區域教育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政治保障和政策支持,也是區域制定“十四五”教育發展規劃的根本遵循。
其次,區域教育發展“十四五”規劃應積極回應本地區教育發展的現實問題。每個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有差異,教育發展水平也不同,面臨的問題和困難都是具體的,“十四五”規劃應對這些問題提出針對性的解決方案。
如上海市閔行區近年來外來人口增量很大,且在區內各街鎮的分布不均衡,給區內教育資源布局和均衡發展帶來挑戰。為此,閔行區在“十四五”規劃制定中依據人口分布和流動趨勢超前布局學校建設,并且以智慧教育為抓手,將智慧教育的理念、技術融入教育治理、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優質教育資源擴大共享,推動區域教育的高標準均衡發展、高質量內涵發展。
再其次,區域教育發展“十四五”規劃應厘清區域教育定位、特色和發展思路。每個地區教育發展的歷史軌跡各異,資源稟賦不同,這些因素決定了區域教育有各自的定位和特色。“十四五”規劃應立足區域教育特色,加以梳理和深入挖掘,形成相對清晰的發展思路和主線。
例如上海市楊浦區有豐富的科教文化資源,復旦大學、同濟大學等知名學府校址均在楊浦。同時,“人民教育家”于漪老師長期在楊浦從教,為楊浦教育提供了豐富的精神內核。因此,楊浦教育發展“十四五”規劃明確以“于漪教育思想”為精神引領,以“科教文化資源”為資源支撐,為楊浦區教育發展謀特色、創品牌。
如何科學編制規劃
編制區域教育發展“十四五”規劃不僅是一個文本的寫作過程,也是一個調查研究、梳理思路的思考過程,還是一個凝聚共識、權力博弈的政治過程。規劃編制雖然沒有嚴格的程序,但有一定的方法可循。
編制規劃可采用黨委領導、政府主導、科研支撐、部門協同、社會參與的運行模式。區域可以先成立一個規劃編制工作組,由轄區內教育行政部門領導統籌,或聯合第三方研究機構共同開展規劃編制工作。
各項工作的負責部門和各個學校總結發展現狀、成績,在縱向的歷史比較和橫向的區域間比較中發現教育發展的進展、優勢和不足。同時對標“十三五”規劃提出的目標任務和重點項目,總結規劃完成情況,提出“十四五”規劃目標。
開展問題導向的調查研究。訪談教育行政部門的有關領導和各個部門負責人,就有關工作的進展、優勢和主要問題展開討論;訪談各級各類學校的校長教師,就學校發展和教育教學的成效與問題深入交流;訪談家長、學生、社區代表,了解教育需求。調查研究不僅是收集信息的過程,也是在頭腦風暴和思維碰撞中理清思路和目標的過程,還是一個凝聚共識、廣泛動員的過程,為規劃編制和實施奠定思想基礎與群眾基礎。
搭建編制框架。規劃文本一般包括“十三五”總結、“十四五”發展環境分析、總體思路、發展目標與指標、主要任務、重點項目、保障措施以及有關的說明等。規劃文本不僅涉及對教育領域方方面面工作的周密安排,還涉及諸多資源分配、權威重組等事項,例如學校布局、經費分配、人員規劃、審批流程的完善等。從這個意義上講,規劃編制不僅是撰寫文本的過程,更是博弈的政治過程,非常考驗教育管理者的工作智慧。
如何保障規劃落地
區域教育發展規劃是地方政府對一定時期內教育發展的理念設計與總體部署,也是凝聚社會各界關于教育發展共識與期望的重要載體,對區域教育改革發展具有重要作用。編制規劃是總結區域教育發展階段性經驗和成就的重要契機,有利于在縱向上梳理區域教育發展的歷史軌跡,在橫向上認清發展的相對水平,并在比較中明確區域教育發展的優勢和劣勢。
形成規劃文本后應廣泛征求各方意見。征求意見的對象不僅有教育系統內部的管理者、校長、教師,還應包括教育系統外部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企事業單位代表等。征求意見一方面是為了完善規劃文本,保證規劃的合理、可行;另一方面也是一個廣泛宣傳動員和凝聚共識的過程,謀求利益相關方訴求的最大公約數,形成明確的發展愿景和目標,取得各方的認同理解,進一步為規劃實施奠定基礎。從這個意義上講,征求意見的過程和文本編制同樣重要。
“十四五”規劃應特別強調規劃實施的制度保障和資源保障,保證規劃的可行性。當前,教育領域各項改革已進入深水區,頻繁觸及權力重組、利益調整、資源配置,改革的難度不斷提高。尤其“十四五”時期,我國教育以“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為主題,對改革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迫切需要充分發揮黨的領導的制度優勢,統整分散在政府各部門的公共資源,破解制約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和資源約束,為教育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作者單位:華東師范大學國家教育宏觀政策研究院)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











首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