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局之年,區域教育如何破題——來自第40期全國縣市教育局長培訓班學員們的思考
http://www.10keji.com2021年01月19日 10:21教育裝備網
2021年是教育“十四五”的開局之年,是乘勢而上開啟教育現代化新征程、構建新發展格局的第一年。新年新氣象,如何為未來五年教育改革和發展大局起好步、奠好基?在國家教育教育行政學院研修學習的第40期全國縣市教育局長培訓班的局長們,分享了他們的思考。
新起點新征程,紙上規劃如何落地
去年開始,多地啟動了教育“十四五”規劃編制的前期調研。目前,各地正匯眾智聚眾力,緊鑼密鼓地推進規劃編制工作。第一年要怎么干?主要切入點有三:
聚焦目標指向,在提質增效上發揮區域比較優勢。“十四五”教育規劃的編制需要回應我國教育事業發展環境的新變化,對標對表2035年教育現代化遠景目標和“十四五”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全局目標。多地提出“提速擴容”“提質增效”“打造高地”“突出特色”“進一步強強項”等關鍵詞。
打造學前教育改革示范區、創建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示范縣,旨在以具體行動凝聚人心、匯聚力量。多地提出要順應經濟社會發展,注重教育規劃與總體規劃、其他專項規劃之間的銜接和配套,充分發揮區域比較優勢和競爭優勢。
尊重規劃周期,繼續未完成的重點工作。新階段新起點當以過去經驗的梳理總結為基礎。行百里者半九十,梳理過去是為了更好地規劃未來。
各地的主要內容有:組織評估教育“十三五”規劃實施情況,為科學編制教育“十四五”規劃提供現實情境;盤點“十三五”期間重大教育成就經驗及薄弱環節,扎實做好后續工作;以“十四五”規劃的可持續推進為前提,反觀當前應做的鋪墊,以實現兩個五年規劃的對接為重點。
突出問題導向,針對短板和弱項“破立并舉”。規劃編制要找準問題,針對短板和弱項破題,明確重點難點任務。多地提出,要結合“十四五”時期事業發展的新形勢、新挑戰,研判區域教育需求與供給的突出矛盾。
以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優化教育資源配置、調整教育布局、理順教育治理機制、調動教師積極性等為突破口,邁好“十四五”規劃的第一步。在改革中求發展,在改革中創新。堅持頂層設計與實踐統一相結合,細化總體規劃與分期實施的時間表和路線圖,做到破立并舉。
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為教育大變革做準備
未來五年,我國人口發展將進入關鍵轉折期,城鄉教育格局將發生巨大的變化,新一代信息技術將進入創新密集期。這些外部因素為建設高質量的教育體系、建設教育強國提供了新機遇,也構成了新挑戰。
與過去的老做法相比,“十四五”規劃的關鍵是教育系統對高質量發展理念的深刻理解。在長期的改革探索中,各地基礎教育發展形成了一定的區域模式,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路徑依賴。
有局長提出,要把新發展理念與本地實際相結合,充分體現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實際及教育發展需求,做到在繼承中發展。有局長提出,高質量教育體系建設與現實教育資源供給之間存在矛盾,要注意把握節奏、盡力而為、量力而行。還有局長提出,第一年的關鍵是打破體制機制障礙,做到職權相適、人財物事權相統一,為整個五年規劃做好動員、營造好氛圍。
區域教育管理者要為教育大變革大發展做好準備。一要摸清底數,堅持點面結合,注重案例解剖;二要超前謀劃,用足、用好、用活、用實中央和省層面各項政策,做好地方制度創新和配套,充分釋放政策疊加效應;三要爭取財政、發改、編辦、人社、住建等部門的大力支持,構建良好區域教育改革與發展生態。
發展經驗證明,黨和國家事業的發展,離不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指引,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是做好教育工作的根本保證,是應對復雜格局和戰勝困難風險的“定海神針”。展望“十四五”,教育改革發展的外部環境更加復雜,教育融入和服務新發展格局的責任更加重大。開啟新征程,更要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在黨的全面領導下形成強大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規劃好、落實好教育之變。
思想認識的高度,決定了工作的力度
《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提出“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的理念和任務。思想認識的高度,決定了工作落實的力度。地方教育“十四五”規劃的落地,首先要讓當地黨委政府主要領導重視這項工作。
緊抓關鍵少數,爭取地方黨政一把手的重視。一是要在對標國家、省市專項規劃的基礎上,統一教育思想和目標。有局長提出,教育行政部門面臨的挑戰之一,是如何提高教育決策的站位,深度研判當地教育存在的頑疾,給市委市政府提出科學合理化的意見建議。二是要堅持正確改革方向,著力破解科學的育人觀與地方黨委政府的政績觀和家長的升學觀之間的矛盾。三是要繼續加強對地方黨委政府落實教育政策情況的考核,讓地方黨政主要領導真情實意重視教育、真金白銀支持教育。
真抓評價改革,促進教育理念的轉變。從教育普及發展轉為教育高質量發展,“十四五”規劃理念落地生根的關鍵在于轉變教育理念,真正實現“五育并舉”。有局長指出,社會輿論、勞動力市場用人導向存在很多不合理觀念,僅靠教育系統的努力實難扭轉。教育系統上下的理念轉變上也需要花大力氣去推、去試。
一是將基礎教育評價改革破除“五唯”進行到底,在中小學校抓實素質教育,補齊體美勞三育短板,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二是切實扭轉“政府以升學率考核、學校以升學率競爭、教師以升學率晉升”的觀念。重新設計中小學校考核評價制度,在加強學校建設、關注教師成長、提高課堂質量和促進學生發展等方面下功夫。三是在教育系統廣泛宣傳“十四五”規劃,使教育高質量發展的目標內化、細化和具化成為學校師生的廣泛共識和共同愿景。
(作者單位:國家教育行政學院)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











首頁












